【看什么书适合摘句,然后运用到写作中?有什么书适合初中生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发国的问题

  【看什么书适合摘句,然后运用到写作中?有什么书适合初中生看,然后书中有大量优美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句子要贴近生活,便于运用到写作中.】

  看什么书适合摘句,然后运用到写作中?

  有什么书适合初中生看,然后书中有大量优美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句子要贴近生活,便于运用到写作中.

1回答
2020-02-18 22: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崔大付

  一、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

  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

  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

  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

  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

  记流水账,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

  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

  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

  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

  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

  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

  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

  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

  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

  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

  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

  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

  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

  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

  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

  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

  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

  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

  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

  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

  第2页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

  考.

  1.“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

  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

  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

  多作文素材.

  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

  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

  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

  “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

  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

  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

  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

  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

  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

  “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

  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

  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

  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2020-02-18 22:49: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