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聂森的问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以看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2.航摄照片显示:
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可以看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2.航摄照片显示:长城与大运河像一个“人”字书写在华夏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建设反映出下列大河文明典型特征是()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
B.古代中国工程技术的高超
C.华夏子孙聪明才智的体现
D.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3.《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颤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他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他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
C.综合国力衰落
D.封建制度腐朽
1回答
2020-02-18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