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bǎnsānyǎn简拼:ybsy近义词:一板一眼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晨炀的问题

  拼音:yībǎnsānyǎn简拼:ybsy近义词:一板一眼反义词: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

  拼音:yībǎnsānyǎn简拼:ybsy

  近义词:一板一眼反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例子: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十分清楚

1回答
2020-02-20 12: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强先

  拼音:kuaizhirenkou简拼:kzhrk

  近义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

  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

  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来人们从孟子所说的“脍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例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

2020-02-20 13:01:4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