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40个较难成语,感激不尽!-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任俊玲的问题

  求40个较难成语,感激不尽!

  求40个较难成语,

  感激不尽!

1回答
2020-02-20 11:3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成裕

  1【一无是处】

  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2【十全十美】

  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3【完美无缺】

  解释完美:完整,完善.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4【绰绰有余】

  解释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富裕.易错写成“绰绰有裕”.

  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5【入不敷出】

  解释收入不够开支.敷:够,足.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6【无忧无虑】

  解释:没有丝毫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无:没有.忧:担忧,忧愁.虑:顾虑,忧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无牵无挂】

  解释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8【牵肠挂肚】

  释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9【高枕无忧】

  解释: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或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10【枕戈待旦】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枕戈待旦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1【醉生梦死】

  释义:生:活着.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2【花天酒地】

  解释: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13【一丝不苟】

  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4【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比喻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15【粗心大意】

  解释:粗疏.指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16【马马虎虎】

  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7【无理取闹】

  解释:原谓蛙声只是没来由地喧闹.毫无理由地吵闹.指故意吵闹、捣乱.出处: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18【息事宁人】

  释义: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19【相安无事】

  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故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20【惊涛骇浪】

  解释: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1【轩然大波】

  解释:轩然: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

  出处: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22【一箭双雕】

  解释: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续景德传灯录·慧海仪禅师》:“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雕落碧空.”后因以比喻一举两得.

  23【一举两得】

  解释: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24【事半功倍】

  解释:功:功效.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得不偿失】

  注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26【全神贯注】

  解释:贯注:集中.全神贯注: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7【目不转睛】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老婆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

2020-02-20 11:39: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