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菊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最好是今天回答!】
赞颂菊花不畏严寒的诗句
最好是今天回答!
【赞颂菊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最好是今天回答!】
赞颂菊花不畏严寒的诗句
最好是今天回答!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青帝:春神.报:告诉.一处:同时.
唐·黄巢《题菊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雨盖:荷叶大如伞盖.
宋·苏轼《赠刘景文》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回答者:水漫灵山-十四级2009-12-1213:17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之隐逸者也.
赏菊(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历代不少诗人,留下不少菊花的诗句,有白居易的《咏菊》,王安石的《咏菊》,苏轼的《赵昌寒菊》,陆游的《菊》,董必武的《菊花》,陈毅的《秋菊》等等,这些菊花的诗句真是秒不可言啊!
菊花诗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