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电影小说《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情介绍和节选的第12节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这里节选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第12节。这前面的情节是:王家沟村水泉小学的王校长,要回家看
二、阅读电影小说《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情介绍和节选的第12节文字,回 答后面的问题。这里节选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第12节。这前面的情节是:王家沟村水泉小学的王校长,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找来小学毕业的张春花代一个月课。学生李望水因为娘生病借了二舅四千元,辕学 去省城打工了。张春花领学生去砖厂搬砖,挣了二十六元当路费,去省城寻找李望水;司机王师傅又给了她三十元。到省城后,她买了毛笔、墨汁写寻人启别人告诉她这样不行。她就去了电视台,在门口等了一夜,终于感动了谢主任。谢主任让她通过电视演播寻找李望水。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张春花被领进演播室。演播室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导演过去对张春花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的话,李望水会听到的,他还会看到你说 话时的样子。又指了指镜头,你说话时就看着它。导演安排她跟主持人 坐在一起,她看看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主持人对她笑笑,她也想笑, 可怎么也笑不出来。
导演做了个手势,还说了句什么,张春花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演播室里的灯一下亮了。刺得她眼睛也睁不开,连忙用手蒙住脸。过了 一会儿,睁开眼,看到前面有一个黑洞洞的东西对着自己,身子不由自 主地往旁边歪了歪,导演朝她做了个手势,让她把手放下,她以为导演 让她走开,站起身要走,导演示意她继续坐着。张春花眼睛迷乱地看 着,不知所措。导演念着倒计时,念到最后一个数,一回身,主持人开始说话:观在朋友们[你们好!在上一期的“生活七彩桥”里,我们跟大家 讨论XX厂下岗职工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今天我们要讨论 的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 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 施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工程”使一大批失学儿童重癖回到了学校。但是,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还不容乐观,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办学条件还不尽如人意,农村儿童失学问题仍然很严重。今天我们邀请了王家沟村代课教师张春花老师做我们的特邀嘉宾,想请她谈谈农村教育的问题。张老师,下面请你给我们的观众谈谈你们学校的情况。张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对着前面那个黑洞'洞的镜头看看,不知该说什么。主持人示意她说。她迷糊着眼,仍然不知说什么。主持人只好接下去说,李望水是水泉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里欠了人家四千元债还不起。家里让他到人家的煤矿去干活,他就跑到了城里。张老师一个人到城里找他回去上学。张春花的头一直低着,不敢看前面的镜头,也不敢说话。主持人说,张老师,你认为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张春花抬起头,看看主持人,嘴唇动了动,眼睛看着下面。主持人等着她说,可她什么也没说。主持人只好接下去说,经济是 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当然也还有认识上的原因。但经济是 主要的。许多农村孩子上不成学,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没钱交学杂费。一些农村学校校舍破旧,设施落后,还是因为没钱。那个李望水同学之所以跑到城里来,也是因为家里穷,欠别人账还不起。所以,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得发展经济,而要发展经济,又得靠科学。主持人看看张春花,说,张老师,你说是不是这样?张春花愣了一下,仍旧不知说 什么好。主持人看看张春花,张老师,你是不是想对李望水同学说几句 话。主持人指指前面,说,他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你对他说什么,他都会听到的。张春花看看前面的镜头,嘴张了一下,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主持人亲切地对她说,你说吧,李望水同学一定能听得 见的。张春花慢慢地抬起头,说,李望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都找了你三天了,你能听见我的话不?你赶紧回来,我都急死了......张春花说着,眼泪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来,呜咽着说不下去了。主持人接下去说,如果有谁得知李望水的消息,请与电视台“生活七彩桥”节目联系,我们的电话是687556......
张春花泪流不止的面孔,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1.分类摘录选文中对张春花在省城电视台演播室演播时的动作描写、表情描写和语言描写。想一想:这些描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2.张春花面对摄像镜头,对李望水同学说了哪些话?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这些话语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3.电影小说《一个都不能少》被著名导演张艺谋改编拍摄成同名影片并上映后,反响巨大。请联系剧情介绍、选文内容和同名影片的有关内容,说说你对“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