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细节描写
200字细节描写
200字细节描写
200字细节描写
人的往往只是细节
细节是放学回家后母亲的一声问寒问暖,细节是做完作业后父亲的一句早点睡觉,细节是讲完题后老师询问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细节是生病后朋友递来的一丝不苟的笔记.细节很小,却让人持久地感动.
我们都只是平凡人,有时甚至只能算是庸碌.生活是由鸡毛蒜皮的琐碎所串联的,没有八点档肥皂剧中的戏那样煽情,却有比电视剧更加真实,更感人的细节.
孟郊写下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细节,让无数游子为之落泪;王维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细节,让无数行人为之嗟叹;苏轼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让天下有情人为之唏嘘.只是细节,又不止是细节,它包括了细节本身背后的深深情感.
常常感动于伦勃朗的《犹太新娘》,穿着美丽衣饰的夫妇,有着沉郁内敛的表情,暗色的背景下,两个人相依偎着,没有对望的双眼,没有起伏的情节,只有相握的手,仿佛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攫住了画家的心,让它留在画布,即使是几百年后,依然默默相依,此情不渝.
而对观者来说,无论多么华丽的衣服都掩不住的,是他们的深情,是相濡以沫共同走过的,和还将要走下去的人生历程,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这是一个多么淡然而又有深情的细节.
同样的深情也常在生活之中,其中有母亲为父亲端上的一杯热茶,织就的一件毛衣;有父亲为母亲充好的一个热水袋,倒好的一盆洗脸水;也有他们帮我准备的一日三餐,和我替他们轻轻的捶背.
我们不能希求生活变得如何伟大,我们只求把细节做得更好.“一句话,一生情”,歌词有时就这么轻易道破了生活的真相.真正的温情,只在细节中默默传递;真正爱你的人,也只在细节中表达关爱.一如母亲、父亲、老师、朋友、爱人“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1.细节描写:童年往事
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街头小摊抑或是屏幕画面的瓜影映入眼帘,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逝.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如猫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透过水面,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心里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丝丝.
待到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瓜面的纹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笔细描的线条……
最最幸福的时刻是:冰镇的西瓜捧在手里,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来回飘荡.
2.甜甜的泥土
黄飞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总结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里,对病人的肖像描写就是一个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他诈死,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