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底的那份暖作文600字
藏在心底的那份暖作文600字
藏在心底的那份暖作文600字
藏在心底的那份暖作文600字
藏在心底的那份暖
人都是生活在回忆之中的.这份回忆不管是充满着欢笑或者悲伤,都会伴随着我们走过属于每个人的一生.
回忆来源于记忆,童年的记忆犹如一个瓶子,经历了什么都会装在里面而不会忘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多的事也就不能在装进那记忆的瓶子里了.所以回忆起我们的童年时光时就会清晰如初、历历在目,如刚刚发生了一样.
和同龄人一样,我的童年时光也是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渡过的.但少不更事的孩子们怎么会考虑那些大人的事呢.每到放寒假的时候也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尽管我最怕冬天的冷,以至把手脚冻伤.但总会有一份期待中的关爱温暖了我幼小的心,那就是去我大姑家.
大姑的家在一个集镇上,此时的季节正是年集的时候,我们几个伙伴便跟随着大人到集市上去玩.而我首先到大姑家去,大姑会先让我上炕暖和暖和,然后高兴地看着我,边说边从一个铁盒子里拿出两角钱放到我早已冻伤的小手上.“爱看小人书就去买吧,晌午大姑包饺子给你吃.”大姑说.我的手心里攥着那两角钱便在那时称为“社”的商店里挑选“小人书”,一本、两本、甚至三本.小伙伴们都公认我的“小人书”是最多的,这里面的大多数都是大姑给我钱买来的呀,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那一本本连环画中渡过的.
买来了“小人书”我便回到大姑家去翻看,此时的大姑正在切白菜,我坐在炕上,不是着急的看那自己喜欢的连环画,而是看大姑怎样熟练地切白菜.大姑切白菜很是“能耐”,先把白菜断开,然后顺着白菜的纹理横竖下刀,包饺子的菜就做好了,根本不像大多数人家那样在菜板上“剁”白菜.随后大姑切下一点儿的猪肉或者放点毛虾以及盐等佐料搅合在一起,揉面擀皮,还是那样的和我说着话,一个个皮薄菜多的大饺子不多时就做好了.等大姑去外间烧火时,我才看那吸引我的“小人书”.姑父、表兄中午回家时,大姑做熟了的饺子也端上了饭桌.大姑先捡起一个放到我的碗里,一个个吃,要不热呀,我侄儿最爱吃饺子,此时的大姑总是这样说道;在姑姑及姑父慈爱的目光中,我也总是吃得饱饱的,而姑姑却是看着我吃下一个又一个,她自己却不拿碗筷,我没问大姑,只是自己好像遵守大姑的命令一样,就该那样.该回家了,大姑拉着我的手走到街上,找认识的大人带我回家,临行前叮嘱我要回家,不要和大人走散,下个集日还到大姑这来,包饺子给我侄儿吃.在大姑的目光中,我兜里装着小人书,听带路的大人说着饿了的口气中显出的那种无奈,而我的小肚子却饱饱的,小小的心中那份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记得在我11岁的一个春天里,爷爷带我去赶集,中午到大姑家时看见大姑正在灶前烧火,用鼻子一闻就知道又是饺子,可这天爷爷说什么也不在姑姑家吃.急的大姑不知怎么办才好,没有办法的姑姑找来一块牛皮纸,硬是掀开锅盖,捡出几个包好交给我说:姑今天做的是萝卜馅的生点吃也没事,饿了你就路上吃吧.说完这话,姑姑的眼里有泪流了出来……
我渐渐长大了,每年的正月里去给大姑拜年时,大姑中午做的饭就是包饺子,因为我爱吃饺子啊,我大姑知道的.
大姑去世的那年春节,我没能吃上大姑包的饺子,那时的姑姑已经没有精力给她的侄子在包饺子吃了.但看到她的侄子时,姑姑的脸上依旧是那么慈祥的目光,那么熟悉的话语,而我在姑姑的柜子上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药瓶……那一年大姑才60岁.
到今年的九月,大姑去世已经24个年头了,这24年来,我无数次的从大姑的坟前经过,不管是清晨还是满天星光,我都不由自主望望那块不算大的墓碑.有一次我带爱人出去办事,当经过那里时,爱人问我说,你每次到这里总是扭头,你看什么呢?我默默无语,我对大姑的那份情感爱人怎么体会的到呢?即便是我告诉她.
童年的困苦生活,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整天吃的是白薯和没有一点油丝的白菜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呀,所以盼着过年去大姑那里去吃饺子是我多大的幸福啊.大姑包的饺子使我的童年更增添了一份最美好的内心感受.现在条件好起来了,也吃过不少地方的饺子,各种风味的也很多,但终究没有超过大姑做的饺子那样好吃.自己家包饺子时,我都是负责切菜,主要的原因是受大姑的影响,可我切出的白菜总不让自己满意,免不了还得在菜板上剁上那么几下才好.
今天,我又一次从大姑的坟前经过,下车走到墓碑前,见表兄已经把坟填上了新土,那两颗小树也浇上了水,枝叶在微风中晃动着,那一定是大姑在等待着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