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理想的风筝春天又到了。柳枝染-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顾剑峰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理想的风筝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枝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亲切、大声地说:“好!好!”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们的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穹___伫立___  哽咽___ 翱翔___

  (2)这是一篇回忆自己老师的文章,在选材上有独到之处,作者选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外到内,逐步深入展现了老师的特点,请分别说说是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文章第二自然段景物描写语言优美,如诗如画,谈一谈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在描写人物时语言虽平实却饱含深情,尤其是对昔日老师的描写颇为传神,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

  ①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②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

1回答
2020-02-25 17:0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唐好魁

  (1)本题考查汉语拼音的书写.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巩固,像“呜咽”这样的多音字,平时要注意分类积累,了解意思.这里四个加点字的注音分别为:qióng;zhù;yè;áo

  (2)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出事件后用简洁的句子加以概括.这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刘老师特点的.①刘老师巧妙解释自己瘸腿的原因;②教学时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点头鼓励;③课余带领我们放风筝.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本段的环境描写,主要是渲染了愉快喜悦的气氛,来烘托我内心的喜悦,从而为下文回忆春天刘老师带我们放风筝做铺垫.

  (4)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这里的两句话都有对刘老师的语言描写,第①句语言描写,通过刘老师对自己残缺身体的解说,体现了刘老师的风趣幽默.第②句除了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表现了他对学生的赞赏鼓励.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前文内容可以知道,我们笑的原因是被刘老师幽默的解释自己残疾的原因的话而打动,不由自主的笑.酸涩是因为我们为刘老师缺了一条腿而感到难过.

  (6)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解答此题关键要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然后逐条总结.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原文可以找到:刘老师放风筝时快乐喜悦的像一个孩子让我难忘;刘老师放风筝时表现出的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让我难忘.

  (7)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不能仅停留于句子的表面义,努力结合主旨挖掘深层含义.这句话中“理想的风筝”一语双关,既指刘老师带我们放风筝,又指刘老师在我们的心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所以整句话可理解为:刘老师用他的言行,在每个学生的心理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表现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答案:

  (1)qióng;zhù;yè;áo

  (2)①刘老师巧妙解释自己瘸腿的原因;②学生回答问题时点头鼓励;③带领我们放风筝.

  (3)环境描写,渲染愉快喜悦的气氛;烘托我内心的喜悦之情;为下文回忆春天刘老师带我们放风筝做铺垫.

  (4)①语言描写,通过刘老师对自己残缺身体的解说,体现了刘老师的风趣幽默.

  ②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表现了他赞赏鼓励学生.

  (5)①被刘老师幽默的话打动,不由自主的笑.②酸涩是因为同情刘老师缺了一条腿,为他难过.

  (6)刘老师放风筝时快乐喜悦的像一个孩子让我难忘;刘老师放风筝时表现出的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让我难忘.

  (7)刘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在每个学生的心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表现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020-02-25 17:04: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