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解析:
(1)我们可以用图释法分析两小儿谁对谁错。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转的。上图D点,太阳光线正好是垂直照射着的,即正午。而B点正好看见太阳的光线,就是早晨,是比中午凉的,就可以知道中午离太阳近了。为何早晨看见的太阳要比中午大呢?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叫做“光球”。它是一个很薄的圈层,厚度大约有500公里,在光球外面,有一层呈红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叫色球层,厚度约几千公里,气体稀薄,所以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在色球的外面是一层很稀薄的完全电离气体叫日冕,它的高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早晨首先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太阳(指光球),而是光球外面的色球和日冕。即早上看太阳,是先看到日冕、色球,然后才看到光球。中午看到的太阳,就是太阳的光球了。因为光球比色球、日冕都要小,所以中午看的太阳比早晨刚出来的太阳要小。(2)这一事件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即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事物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析:
“两小儿辩日”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故事。要搞清谁对谁错,必须用地理知识解答,运用图释法,从日冕、色球、光球三个角度来解释。孔子为什么不能给两小儿正确解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对太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处在感性认识阶段上,要想真正认识清楚,必须通过现象抓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