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苏竞秀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1回答
2020-02-28 00: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吕立义

  有一年秋天到徐州开会,特意前往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竭拜了孔庙,作为中国封建文化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的奠基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一直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首先就得研究孔孟之道,好在徐州离曲阜不远,个把时辰就到了山东曲阜.

  正是秋高气爽的金秋,一到曲阜下了车,就好象走进了二千多年的春秋时代,参观孔庙的人川流不息,可见孔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之大.当溶进勾檐斗角的孔庙、孔府、孔林,惊叹历史过了二千多年,孔子的故居以及孔庙、孔府、孔林、孔家陵园还完整保留下来,古朴典雅的庙宇,在参天古柏大树的掩遮下,回廊迂曲,雕花大理石的阑珊处,高墙深院,亭廊林立,即使是官宦世家,也难保留二千多年的历史,可见孔子的声望之高,儒家学说深深根植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儒家文化也深深渗透到中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之中,陪受历代统治者,作为思想统治正统学说所推崇,其地位的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至今还深深影响中国文化价值取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是也许作为当时的孔子是始想不到的,而孔子的思想地位是在孔子作古之后,才被封建统治者作为意识形态,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封建知识分子进身仕途的敲门专.在孔府走马观花,我看到一张孔子后人全家照,在最末一代竟然出现了蓝眼睛的杂交的后代,不知前来参观的游人有何感慨!

  虽然对孔孟之道儒家学说没有深究,但对于一种文化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中国文化意识形态,是可悲还是可幸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儒和反儒的思想,就从没有停止斗争过,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后,才解决这个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扬弃的辨证观,继承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弃除封建之糟泊.然而,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泊?历史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探讨.当我沉浸在气势宏观的孔庙之中,旧文化就从来没有彻底退出意识形态,仍然根深蒂固地禁锢人们的思想与灵魂.就像这曲阜孔子陵园,方圆几公里,碑石林立,都是孔子后代墓碑,被高墙深院保护了起来.从孔子开始,一直到74代,孔子嫡系后代享受家族的荣华富贵,墓碑一代比一代高.时至今日,孔子后代仍然受祖辈的荫蔽,真正中外结合了,到了当代,孔子的后人移居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享受最先进思想和经济繁荣,在形体上真正同中外结合了,孔子后代生活在高度民主的美国,不知是否把孔孟之道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可能更多是享受美国的物质与文明.

  从不迷信一种学说的权威性,“怀疑就是真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只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历史总是向前发展,思想和文化也在不断升华与完善.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学说、法家学说、文学艺术、甚至宗教思想,从远古神话开篇,延续了几千年,沉淀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和精深,真正读懂恐怕是每一个人难以所为.可以想像孔丘当时推崇他的思想,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并没有多少人接受他的儒家学说.孔子一生并不得意,最后埋头致力教育,才成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一生只做了鲁国的掌管司法官,居说当不长,孔子不适应做官,最后只有当他的教书先生,写他的《论语》、《六经》,致力于教育,使孔子成就一代思想家的事业.

  客观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比较保守,尊崇西周的封建领主制,也可能孔子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孔子想用思想统一意识形态缘故.他的理论核心是“仁”,体现仁的制度与行为准则是“礼”.所以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反对春秋后期的领主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主张改善政治,提出“使民以时”.

  流连在孔林,都是历代为孔子树立的碑石,很多碑石残遭破坏,从累累伤痕的修补皱纹里,仿佛凝结了历史的沧桑和郁结……

  历史上大规模反孔有二次,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眼前仿佛再现那一场浩劫,翻开历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封建地主阶级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注重法制,所以,秦朝很快地强大起来,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秦朝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后期,“焚书坑儒”,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的镇压.

  当时,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其中有一个博士仆射周青臣称颂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肯定了郡县制,秦始皇很是高兴.谁知有个叫淳于越的思想保守的儒生,可能是多喝了些酒,酒后吐真言,当场批评了周青臣阿谀奉迎,反而批评了秦始皇郡县制不师古制.宰相李斯当场进行批驳,指斥淳于越是“愚儒”.过后,李斯认为这样一群愚儒是一种危险的势力,建议秦始皇制止他们的非法活动,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第二年,由于焚书引起一些儒生不满,秦始皇认为他们有反心,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在咸阳坑杀.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镇压政治上的反对派,这些人在政治思想上比较保守,向往西周的制度,反对现行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秦始皇的镇压是残酷的,那是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毁灭性的摧残.秦始皇听从那个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的建议,对儒家学说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

  另外一次就是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了,甚至把孔子后代的祖坟都暴尸了,孔子的坟也被红卫兵挖开了,却是一座空坟,里面什么都没有.孔子真正葬在什么地方?历史过了二千多年,倒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而那些残墙断壁,都是文化大革命时留下的见证,一场愚民运动,使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浩劫.今天我们研究孔孟之道,是为了公正客观评价孔子在中国教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这才是最根本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清除了孔子儒家学说思想糟泊,才能建立起新文化框架,现代文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清除封建糟泊,并不是要砸烂孔庙石碑,也不是彻底扫除古代文化的精华,儒法并重,任何一个时代只要把儒与法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就会兴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就是建立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发展的道路,减轻对劳动人民剥削,“使民以时”,制定社会行为准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漫步在古老的园林之中,思绪早已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在现代史上曾发生那一场“批林批孔”运动仿佛记忆犹新,这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孔子被推上历史的审判台,同林彪一起遭到全国理论家批判,这也可能是那个弟子三千,背着竹简周游列国的孔子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怎么也不会在两千多年后同林彪放在一起批判,这根本就是牛马不相及的人.林彪想窜权,孔子可是提倡忠君,那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为什么把林彪与孔子放在一起批判吗?政治家就是善于玩弄历史,甚至连精通历史的毛泽东都被蒙骗了.

  林彪想谋害毛泽东窜夺最高领导权的阴谋败露后,逃跑摔死在外蒙温都尔汗,毛泽东最信任的副统帅出逃,这无疑是对毛泽东一次沉重的打击.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同“四人帮”狼狈为奸,他们迫害富有正义感一大批老干部.林彪事件暴露后,毛泽东开始重用一大批包括周恩来在内老干部,致力恢复经济建设.“四人帮”害怕失去了自己的权力,拼命向以周恩来一大批老干部反扑,其中就以意识形态为舆论阵地,把孔子搬出来作陪.孔子不是要克己复礼吗?孔子不是要恢复西周领主制吗?他们借此影射周恩来恢复经济建设,就是

2020-02-28 01:00: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