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智力与智商的关系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智力”(Intelligence)一词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对所谓聪明人和不太聪明的人所做的划分,也往往和智力挂起钩来.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人在学习、事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是其智力高低所使然.尤其是本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以来,为了使智力的概念更客观,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测验研究,提出了智商(IQ)和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等概念.近一个世纪以来,智商的高低似乎成了能力的代名词,人们对智力测验也表现出一种既敬重又畏惧的心理.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们对智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一、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吗
本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曾提出,智力由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lfactor简称g),另一个是一系列特殊因素(specificfactors简称s).在斯皮尔曼看来,一般能力是形成一系列特殊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的驱动力,是智力的基础.此外他还相信人的一般能力主要是遗传的.从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用大量的实验研究批驳了斯皮尔曼的这种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是多种特殊因素的合成物,由七种独立的心理能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能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推论能力、字词流畅能力,史称“群因素论”.他由此开创的多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
近几年来,关于智力、智商和一般能力关系问题的争论又重新激烈起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1.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美国西瑞瑟夫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特曼博士最近指出:“一般能力代表着一个人从事复杂心理工作的能力,例如,抽象推理和运用类比的能力.”(注:“Monitor”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5.Jan.p.1.p.25.)在他看来,许多研究智力的人都把一般能力视为智力的基石.那么,人们何以如此看重一般能力呢?其主要科学依据来自智力测验.象测量智商的这类智力测验基本上反映的都是人的一般能力,而不是某一特殊领域的能力.一些新的研究还发现,测验的分数和教育成绩、工作成就及社会成功等与智力有关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T·布查德博士指出,赞成一般能力理论的人并不否认人类还有智商测验所无法测量的特殊心理能力,但他们仍然感到一般能力是人类智力中“最重要的和最有预言性的因素”.戴特曼也认为,“谁也不认为一般能力是推动我们一生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的确能说明大多数的变异”.这些心理学家坚持认为,我们虽然不能根据大脑中的神经生理变化确切地知道有哪些一般能力在起作用,但每个人的大脑都是在某种一般水平上发挥作用的,因此,智力测验完全能够说明人的一般心理活动情况.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M·斯奈德曼和史密斯学院的S·罗斯曼博士用智力测验和专家评价方法对1000多位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作了问卷调查.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总的说来,专家们对智力与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和用途持积极态度.”“这些测验被认为是精确地测量了智力的那些最重要的成分”(注:“Monitor”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5.Jan.p.1.p.25.).
2.智力定义的新扩展.持这种观点的人反对把智力视为一般能力,他们相信智力是一种可以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R·斯腾伯格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智力.他认为智力应该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1)总的成分(metacomponets);(2)操作成分(performancecomponents)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components).他说:“总的成分是用于计划监控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是用于执行某项任务的过程.知识获得成分是用于学习新信息的过程.”(注:R.J.Sternberg:(1985),BeyondIQ:ATriarchictheoryofhumanintelligence.N.Y.CambridgeUni.Press,p.99.)斯腾伯格把智力的这三种主要成分又进一步划分为一些子成分.例如,知识获得成分又包括三个子成分,即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结合和选择性比较.斯腾伯格的理论被称为智力三分理论,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三种能力:(1)分析能力,主要指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它能使人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交往和联想;(3)创造性能力倾向,指能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观念、完成任务和综合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斯腾伯格把他的三个主要成分之一的总成分用来解释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在他看来,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中的一种,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却被忽略了.实际上,决定智力的不是某一方面或这三个方面的强弱,而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最近,哈佛大学的H·加德纳博士对目前的智力测验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智力应包括七种成分:(1)语言学的;(2)逻辑数学的;(3)空间的;(4)音乐的;(5)身体运动的;(6)人际关系的(知道如何与人交往);(7)个人内部的(了解自我).而传统的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只是前两种能力.因此,他强烈反对使用这种传统的智力测验.他虽然承认“智力测验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人在学校、工作等方面的成就,但它同时也经常产生破坏性的后果”(注:N.A.Sprinthall&R.C.Sprithall:(1987),Educationalpsychology:Adeveolpmentalapproach.AwardRecordsInc.p.386.).
之所以有这么多心理学家对智力测验提出异议,主要是由于智力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