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小练笔苏珊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小练笔苏珊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小练笔苏珊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小练笔苏珊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2010-12-0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
2、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可以听到很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说话.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样的听是倾听吗?(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
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师在课件中出示课题,并在黑板上板书:12*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
师:请齐读课题,再齐读,再读.(生读三次课题)同学们,在这个课题中,你们觉得关键词语是哪个?(总结学生答案,再叫学生齐读关键词语:心灵、倾听)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师:这就和听有关了.那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
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都在课前去了解过附近的问讯处,与里面的工作人员交流.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讲有关问讯处的一些小知识.问讯处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可能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还是比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认真,并且很有效果.给自己掌声鼓励鼓励吧!
4、再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读完以后请大家说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动人故事?(指名叫学生说“我”和苏珊交往的过程)
师: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感受它.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总结答案,出示课件,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情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部分(3~6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
第三部分(6~12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第四部分(13~结束)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5、深入分析: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着迷这个词什么意思?(总结答案: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师:那小时候最令“我”着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总结答案:那台老旧的电话机.因为这部奇妙的电话机,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师:无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精灵无所不知的?(总结答案: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万事通.因为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叫学生画一下这些句子.)
师:电话里真的住着一个这样的小精灵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我”小时候美好纯洁的童心,由此使学生更深体会苏珊的用心倾听、热情帮助对保护“我”的这颗童心,使我健康快乐成长是多么重要)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第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读第3~12自然段,读完以后,四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出示课件)
(1)生活(关心)
①当“我”一人在家,手指被锤子砸伤时,急忙打通了问讯处的电话,发现什么?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这时,苏珊已经化身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灵)
②“我”的手指受伤,刚接通电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总结答案,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③“我”为什么哭?(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很痛,所以哭.)
④为什么“我”在打电话之前没有哭?直到电话接通了才放声大哭?(因为“我”知道哭也没人听见,所以忍着.这时候有人听“我”说话了,就像在孤独无助时找到了希望.所以除了因为手指受伤了,痛苦地哭,还因为在孤独无助时找到了希望的幸福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