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的读后感配合5年级上册的10课郑和远航的读后感300-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雨的问题

  郑和远航的读后感配合5年级上册的10课郑和远航的读后感300字左右

  郑和远航的读后感

  配合5年级上册的10课郑和远航的读后感300字左右

1回答
2020-02-29 23:2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潭仁

  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它在经济上挥霍民生财富,在政治上挥霍天朝理想.在郑和的伟大远航中,有人看到辉煌,有人看到辉煌中的荒唐,甚至还有悲凉.

  中国曾经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郑和远航将这种优势推向瞬间的高峰,然后就突然停止了.实际上,在西方扩张势力进入亚洲海域之前,中国就已经自己消灭了自己的海上力量.郑和七下西洋,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而此时,西方的海上扩张已经开始,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公元15世纪是全球历史上关键的一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势力淡出海洋;后半叶,西方开始向世界扩张.决定未来命运的、双方不可避免的遭遇与冲突,即将开始.历史的意义不是重温往昔的辉煌,而是反思曾经的辉煌是如何消失的,那些灾难性的转机在哪里..

  谁控制海洋,谁赢得世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终也失去家乡.纪念郑和下西洋,重要的是在世界历史语境中,反思现代国家竞逐富强的经验与教训.

  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寄托着中国人的回忆与想象、失望与希望,寄托着国人的某种自我形象,也寄托着人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某种想象与期望.在世界现代化历史大叙事中讨论郑和七下西洋,有两种意义:一是郑和远航如何发生,二是郑和远航为什么结束.第一重意义上感受的骄傲是短暂的,在第二重意义上感到的悔恨,却刻骨铭心.

  或者简单点的

  郑和,这个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郑和是明朝时候的三宝太监,受明太祖的派遣,到各个国家赠送礼品.准备的工作很到位,拥有两百多艘船,其中,有六十几台是宝船,长150米,高60米,等于我们学校的教育大厦,我不禁倒抽一口气,我继续往下读:陪同宝船的还有许多的战船、粮船、水船.

  我想,明朝的航海业这么发达,一定汇聚着老百姓的心血与劳动,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了老百姓在烈日的暴晒下辛辛苦苦的工作着,一滴一滴的汗水湿润了腰背.这么好的船怎么不是这样一块板,一个钉子得做成的呢?

  我往下读: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有礼貌的赠送礼品,希望我国和这个国家能友好的来往.郑和的态度十分友好,丝毫没有逼人家的感觉.

  确实,态度决定一切,友好的态度会给你美好的结局.郑和就是有着亲切的态度,才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读:这次的航行也有许多的凶险,像:遇上海盗、遇到暴风雪等,郑和总是镇定自若的面对,一次次化险为夷.

  人面对的世界总有许多困难,只要一次次勇敢的面对,就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读:郑和远航给我们以后的意义很重要!

2020-02-29 23:26: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