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动、意动、谓动、是什么意思?它们的用法是什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志令的问题

  使动、意动、谓动、是什么意思?它们的用法是什么

  使动、意动、谓动、是什么意思?

  它们的用法是什么

1回答
2020-03-03 00: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美丽

  百度上已解决的有很多啊!你可以自己去看吗!

  一个是"使.";另一个是"认为."还有一个是“为了.的事”

  重要还是在翻译上,翻译准了,就明白了!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编辑本段一、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例1: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走:使操军逃跑

  编辑本段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编辑本段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编辑本段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2.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成为."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一般说来,使动用法大多表现为客观行为,意动用法大多表现为主观意念.古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较多,名词作使动用法的较少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大多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少数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一般不作意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主语所代表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以及数词的使动用法.以下各举一例:

  尔欲吾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强本而节用,则不能贫.(《荀子·天论》)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在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出自《触龙说赵太后》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出自《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出自《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出自《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史记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2020-03-03 00:10:5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