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让阅读回归为享受熊建①前两天,-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林宣治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让阅读回归为享受熊建①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熊建

      ①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

      ②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

      ③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

      ④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

      ⑤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⑥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⑦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⑧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

  (选自2015年3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提到“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多读无用之书”的认识。

1回答
2020-03-03 00:1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戴大为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阅读文章,根据题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阅读第四段,这里举了浅阅读的例子是举例论证,作用是“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以及谈自己的认识的问题,根据“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据此解答即可.然后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让阅读回归为享受(或:要使我们的全民阅读形成氛围.)

  (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深阅读不受待见,浅阅读更胜一筹”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3).“无用之书”是指不过分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能使人受益终身的书.

  示例一:青少年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多读“无用之书”,以拓宽视野、丰富精神和净化心灵.如我读了《鲁宾孙漂流记》,鲁宾孙勇敢、顽强、乐观的精神激励我面对并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一切困难.我将坚持多读“无用之书”.

  示例二:我们平时读书,不爱读文学名著,就连读教材也是功利性太强,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读了多年书,收获很小.因此,我们要多读“无用之书”.(理解“无用之书”2分,联系实际谈认识2分)

2020-03-03 00:11: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