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彭恒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冯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1)冯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

  (2)许多人惊叹于“书神”冯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

  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内容和深入 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注释】:①不求甚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1回答
2020-03-03 01: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安沙舟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冯立读书的方法有: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任选一点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深入的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答案:

  (1)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2)示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内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内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信息.

  示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是一味只求都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2020-03-03 01:34:1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