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他这辈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耿锡华的问题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谢志浩陈岱孙1900年农历闰八月二十七,出生于福州文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

  谢志浩

  陈岱孙1900年农历闰八月二十七,出生于福州文儒坊簪缨之家。祖父陈宝璐为光绪十六年进士,伯祖父陈宝琛同治七年进士,乃末代帝师,外祖父和舅父为驻外使节,英语娴熟。深厚的家学渊源,陈岱孙耳濡目染,中学、西学的根基,自然十分扎实。

  1918年,陈岱孙考入清华高等科,经过两年的埋头苦读,放洋游美。进入哈佛大学经济系,经过导师卜洛克先生特别推荐,陈岱孙得以在校图书馆书库,使用小隔间,发奋苦读,废寝忘食。1926年3月,博士论文《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通过答辩。

  1927年夏,得到母校聘书,前往经济系任教,开始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清华岁月。在清华任教之初,承担《财政学》、《经济学概论》、《经济学说史》三门课程,立志谋求“学术独立”,内心存在强烈的愿望,使用中文上课。这在当时,除了社会学系的陈达先生,尚不多见。作为坚韧的爱国主义者,陈岱孙特别厌恶中英文夹杂使用,认为那是一种殖民地的心态。所以,除了为一班旧制学友用英语讲授外,全部使用中文授课。这对于英语出口成章的陈先生来说,殊非易事!

  听过陈先生讲课的学生,对先生的讲课风格,赞不绝口,无不认为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据西南联大的学生陈维仁回忆,每当回忆起西南联合大学,都要想到陈岱孙先生的课堂。

  他走上讲台,先是放下包,转身在黑板上用英文写下所讲的题目,然后再转过身来解开金光闪闪的手表放在讲桌上,便开始讲课。陈先生讲课深入浅出,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且没有一句费话,一直到最后一句话讲完,恰好下课的钟声也响了。如果陈先生讲课结束钟却没有响,那一定是钟出了毛病。至今每次回想起听陈岱孙讲课,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先生惜墨如金,留下的著作并不多,但,遣词造句,字斟句酌,议论风生。邹恒甫,也认为,陈岱孙的著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陈先生认为自己做不到“胁肩谄笑”,所以,一辈子乐育英才;但是,陈先生并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是处事干练,人情练达。

  随着院系调整,陈先生离开了清华园,短暂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追随好友叶企孙、金岳霖、周培源,于1953年来到了毗邻清华的燕园,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

  由清华到燕园,地理距离也就数里而已,但是,陈先生开始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化的艰难转型,可谓漫长的跋涉。曾有二十年的时光,陈先生不写一篇文章,晚辈任继愈投以钦敬的目光,这里面,有着太多历史的感慨!

  晚岁的陈岱孙,由镜春园迁徙到燕南园55号,九十五岁依然主持博士生的毕业答辩,回首平生,老先生认为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教书。

  (摘自2011年4月21日《新京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___

  A、文章开关介绍陈岱孙的出身,是为了说明由于他的家学渊源,他的学问根基十分扎实。

  B、在介绍陈岱孙的求学经历时,突出了他的发奋苦读,废寝忘食。体现了他笨鸟先飞的精神。

  C、文中引用西南联大学生陈维仁对陈岱孙先生的课堂回忆,使文章更真实感人。

  D、陈岱孙受聘清华任教一辈子,一人教三门课程,不辱使命,为清华大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精力。

  E、陈岱孙认为自己做不到“胁肩谄笑”,所以乐育英才,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

  (2)陈岱孙教书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里面,有着太多历史的感慨”的理解。

1回答
2020-03-02 18: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平牧

  (1)B.“体现了他笨鸟先飞的精神”纯属无中生有.D.“受聘清华任教一辈子”有误,他先在清华,后还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大学任教过.

  (2)此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筛选对象为“教书的特点” 相关内容在文章3到7小节.抓住每小节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这里面,有着太多历史的感慨”这句话要抓住代词“这”和“历史的感慨”,联系这一句的上下文进行理解,要分析说这句话的原因.

  答案:

  (1)BD(B.“体现了他笨鸟先飞的精神”纯属无中生有.D.“受聘清华任教一辈子”有误,他先在清华,后还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大学任教过.)(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2)①用中文授课.②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③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没有废话.④上课时间把握准确.(每点1分)

  (3)示例一:钦敬.陈岱孙20年不写一篇文章,专注于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化的艰难转型,忘我、无私,令人佩服.

   示例二:遗憾.陈岱孙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经济学领域中有更高建树,也可以著书立说,但为了教书他都放弃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2020-03-02 18:12: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