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曹怀志的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阅】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正面临解体,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对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不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闪电般地获取最新的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于纸质阅读?又有多少人在临睡前去品味书香?当人们习惯于在方寸间享受“悦读”,那我们神圣的文学阅读,何以安顿?它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

  于是,出现了“杞人忧天”式的恐慌,我曾经就如此。我也知道,国人并非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很多年轻读者,密切跟踪诸如玄幻、盗墓、穿越等网络小说。也就是说,“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因为历来有一套严格的评审程序,就显得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就显得活泼、生动、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比如一些走红的网络小说《裸婚时代》《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宦海沉浮》等,其中读者的力量不可小觑。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

  所以,我们应积极地看待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因为从知识获得途径和比例来看,个体知识的获得,有70%来自于视觉,“看”是人类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对此我是乐观的,我认为,有着几千年发展史的图书,依然将居于阅读的高端地位,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成果,在当下主要还是由纸质图书承传的。读屏和读书都很重要,二者的融合将会是今后的一个大趋势。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问题不在于使用哪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那必然要细嚼慢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严肃书”;读内容艰深繁难的书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更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和时尚。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慢书”,便越发显得可贵了。应该警惕的是,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就是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又要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即把读屏的便捷与读书的深度融合起来。

  网络改变乃至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有长度有宽度的文学阅读虽面临读屏时代的挤压,甚至面临大众文化的重新选择,但其本身的经典性不会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就说小说吧,如果看过《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作品的读者,他们仍然会相信,这个时代优秀作品的意义远胜于大量碎片化、新闻性等“E时代”话语。尽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悦读”体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经典;但真正的杰出作品绝不是消费时代的信息碎片和快餐文化可以架空的。我坚信。

  《阅读文化巨变之思》有删减

  1、 下列有关文中所说的阅读文化发生的变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时下的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读屏时代”已然成为现实。

  B.相对于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很多年轻读者更钟情

1回答
2020-03-02 22: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邓长辉

  1、C与“人文阅读”等对应的是“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这句讲的是阅读习惯,而不是阅读方式。2、C A错在最后一句话,“网络媒体的文章质量更令人满意”,文中无此信息;B错在...

2020-03-02 22:37: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