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巨无霸的含义是不是指很大、霸道的意思,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
请问巨无霸的含义
是不是指很大、霸道的意思,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
【请问巨无霸的含义是不是指很大、霸道的意思,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
请问巨无霸的含义
是不是指很大、霸道的意思,现在常用来比喻什么?
中国“巨无霸指数”全球最低,意味着什么?一、2月9日,《青年参考》14版右侧刊出了一则编译自英国《经济学家》的消息:中国“巨无霸指数”全球最低.老百姓常常说,什么地方的东西贵,什么地方的东西便宜.关于这一点,经常出游的人自然感受更深.由于麦当劳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都有销售,也由于其规格与质量的要求一致,如果拿各地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价格作一个比较,各地东西的贵贱不就是很清楚的了吗?英国《经济学家》的“巨无霸指数”(BigMacIndex),运用的就是这个几乎人人都懂的办法.这项指数自1986年推出后,每隔一定时间公布一次,到2006年,已经是第21个年头了.《青年参考》的这则消息说,美国的巨无霸目前价格3.22美元,欧洲各国的巨无霸价格几乎都比美国高,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冰岛,一个巨无霸要卖7.44美元.冰岛的巨无霸价格甚至超过了物价最高的挪威,挪威消费者要花费6.83美元才能买到一个巨无霸.亚洲国家的巨无霸价格明显偏低.中国能买到最便宜的巨无霸,一个只要1.41美元,比美国低56%,显示人民币被低估56%;其次是香港,一个巨无霸价格1.54美元,港币被低估52%;亚洲第三便宜的巨无霸可在印度尼西亚买到,只要1.75美元.在中国台湾与日本,巨无霸也分别比美国低29%与28%;而韩国巨无霸在亚洲最贵,只比美国低4%.其实,中国再度蝉联全球巨无霸汉堡包最便宜的国家,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如果根据2006年上半年的资料,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在美国的价格是3.1美元,而在中国只买1.31美元,显示出人民币的汇率可能被低估了58%.再如,同期巨无霸汉堡比较贵的地方的瑞士,它的售价是5.21美元,亦即显示了瑞士法郎的汇率可能被高估了68%.(在这里,我的措辞用“人民币的汇率可能被低估”,“瑞士法郎的汇率可能被高估”,是与上面的消息的编译措辞有所不同的,因为这里涉及的内容并不那么简单.)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巨无霸指数”低,这自然意味着中国物价便宜,人民币值钱.而这一点,对中国的中低收入老百姓尤其重要,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能够让他们找到一些心理的平衡.如果就我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和我国旅游业而言,外国的“巨无霸指数”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不仅出境旅游的交通花费大,而且游、购、娱、食、住、行也都并不低廉(甚至是十分昂贵的).这也就是说,就我国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出境旅游目前还是较难选择的.从2005年和2006年我国出境旅游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2001年的增幅是23.5%,2002年的增幅是44.8%,2003年的增幅是47.2%,2004年增幅是42.7%,2005年的增幅是7.5%,2006年的增幅是11.3%),就可见其一斑.二、从经济理论上说,巨无霸指数(BigMacIndex)其实是在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基础上的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因此“巨无霸指数”的意义,除了本文前面说的老百姓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方东西的贵贱、物价的高低外,学术界的关注点,还在于它可以用来考察各国货币的购买力,考察国与国之间汇率的是否合理.购买力平价,又称PPP(Purchasing-PowerParity).据有关资料说,那是联合国1968年开始尝试的旨在比较不同国家实际购买力水平的统计的项目产物,目的是要尽量以相同的价格指标对同样的物品和服务重新加以评价.在计算人均GDP的时候,采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以便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研究机构和学术界喜欢用PPP方法计算人均GDP,但是更多的国家对此仍然持一种保留的态度.各个国家在进行人均GDP的比较的时候,资料显示,目前一般都是将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再进行比较.当然了,这种传统方法是有缺点的,也难以准确地反映出两国经济活动总量的对比关系.所以,购买力平价,也在逐渐为各国有保留地接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就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最具代表最有影响的国际文献.如果根据该署200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其所确认的2006年中国的“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是5896PPP美元(见http://hdr.undp.org/hdr2006/),远远高于我国2004年测定的人均GDP1257美元的水平(这里之所以用2004年的数据,是因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所依据的就是前两年的数据).虽然巨无霸汉堡价格在中国属于“偏低”,但是不一定能够完全证明人民币远低于公平价格.因为“巨无霸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劳动力价格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反映.尽管如此,在国外,“购买力平价”和“巨无霸指数”仍常常被一些学者作为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由此看来,人民币的继续升值也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和我国旅游业,那么,今后人民币汇率价格的逐渐变化必将带来旅游企业入境旅游收入的相对减少,或者是入境旅游价格的提升.而这种价格提升,又必将影响到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从已经发生的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变化来看,中国进一步开拓入境旅游的市场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三、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HumanDevelopmentReport),由该机构委托的专家组搜集各种具有权威性的资料独立撰写而成.其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已经成为比较国与国之间人民生活真实状况的重要指标.应该说,它提倡的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与这几年我国提出的反对GDP迷信,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颇有些同工异曲.尽管这个《报告》所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还不能称为是对人类发展的一个全面的衡量尺度,但它在反映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成就上,还是抓住了关键性标志的.这就是该指数所选择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其具体的尺度为: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成人识字率以及中小学和大学综合入学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调整后的人均GDP收入.从我国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人均GDP的确是提高了;如果从“巨无霸指数”来看,我国的物价是全球最低的;如果从“购买力平价”来看,我们的人均GDP(PPP$)还远远地超过了1000美元.但是——1、不要因为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是5896PPP美元就盲目乐观,因为反对“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的专家也是很有道理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度的市场上的同名物品和服务,其内涵和质量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别很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购买力更常常被夸大了;再加之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市场环节和物品税率的不同,其实际可比性也就更加难于相称.2、2006年,中国在全球的177个国家(地区)中,“人类发展指数”是位居81名(其79至83名,分别是Kazakhstan,Armenia,China,Peru,Ecuador);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的水平,却是全球的89名(其87至91名,分别是Fiji,Venezuela,China,Lebanon,CapeVerde).也就是说,即使把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算作5896PPP美元,我国的人均经济实力也还与81名的综合排名不太相称.3、虽然我国的“巨无霸指数”低,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