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以"作为连词表承接的例子表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蔡永泉的问题

  虚词"以"作为连词表承接的例子表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求各位大神再举一个例子最好写上出处

  虚词"以"作为连词表承接的例子

  表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求各位大神再举一个例子

  最好写上出处

1回答
2020-03-04 18: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世国

  “以”位于动词与动词之间,形容词与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与形容词之间,大多作“而”字用

  1、表并列,前后文意无主次之分,可译作“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例:猥以微贱.(“以”位于两形容词之间,并且)

  请息交以绝游.(“以”位于两动词之间,互文可不译)

  2、表目的、结果,常译作“来”“以致”

  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表目的,来)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表结果,以致)

  3、表修饰,“以”前一般是形容词作状语,译为“……地”,“以”后是动词中心语

  例:云无心以出岫.(“无心”意思是“无意地”,作状语修饰中心语“出”)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意思是“明白地”,作状语修饰中心语“教”)

  4、表承接,两个动词之间语意连贯接续,前一动作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相当于“而”,可不译

  例:引壶觞以自酌.(自酌自饮的方式是端着酒杯)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朝”活用作动词“上朝”,上朝的方式是拿着象笏)

  5表因果,作连词表原因的“以”与作介词表原因的“以”的区别是,前者接分句,后者接名词或代词

  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接分句,因为)

  6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例:以啮人,无御之者.

2020-03-04 18:49:3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