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按原文填空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过我.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这些词你陌生吗,试试标出它们的正确读音.
宽恕____________庶祖母____________筹备____________
吹笙____________摹画____________翳____________
3.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____________
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___________
③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4.考考你:
①“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____________,你还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吗?____________
②“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荣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试说出与他们有关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5.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6.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7.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8.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9.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0.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二)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