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材料二:韩非子说:“为治者用众(大多数人都能遵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材料二:韩非子说:“为治者用众(大多数人都能遵从的方法)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君主执柄以处势(权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裁决的力量)也。势者,胜众之资(凭借)也。”
(1)试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荀子、韩非子治国主张的差异。(2分)w.w.w.k.s.5.u.c.o.m
(2)在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什么欣赏和接纳法家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董仲舒新儒家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以示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改悔,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3)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怎样的矛盾心态?这种心态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什么?(4分)
(4)儒家学说中的许多道德准则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如:诚信、气节、正义、宽恕、和为贵、克己修身等。2007年是孔子诞辰2558年,海峡两岸同时举办了祭孔活动。概述这一活动的现实意义,以及当前我们对儒家学说应当采取的态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