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问好
怎样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问好
怎样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问好
怎样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问好
你说的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我把一个高中政治教师的论述为你奉上,请你参考,满意请你采纳,谢谢!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010-12-0820:14:16|分类:教学参考|举报|字号订阅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它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本质。正确理解这一命题,对于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呢?要着重理解“六性”:
1.意识具有选择性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是经过人脑加工过的物质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但人们在实践中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界事物的一部分比较关注,另外的特征则被忽视。这是意识的选择性。正是意识的这种选择性,再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人们面对同一对象,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
2.意识具有抽象性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人的意识不仅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来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且能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意识的抽象性。所以,抽象思维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在人脑中再现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且可以提出现实中并未存在的“观念的东西”,这是因为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现实的客观世界。即使是宗教观念也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不能把这里的“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不能把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同客观事物的“原型”加以混同。
4.意识具有差异性
意识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即使同一性质的反映,不同的人在反映速度、程度、水平等方面也有差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意识具有多因性
意识之所以能反映客观事物,一方面是因为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高度完善、高度发达的人脑,为人认识客观事物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事物多变的现象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更具有相对稳定性,正是事物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才给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此外,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这就使人们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反映客观事物,把未知之物转化为已知之物。
6.意识具有复杂性
意识按其性质可区为“知“、“情”、“意”三种形式,“知”即知识,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是对客体本身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及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评价;“意”即意志,指人类追求某一目的时的信心和毅力等,是服务于某种目的的执着追求和自我控制力。知、情、意往往是浑然一体的,在高级的意识形式中,才比较明晰地分化出来。
当然,意识不同于认识。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无论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还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人们获得的都是关于特定事物的“知识”。可见,认识与意识中的“知”的内涵是一致的。意识与认识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把而二者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