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何贡献?-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马春艳的问题

  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何贡献?

  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何贡献?

1回答
2020-03-06 22: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高黛陵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有着五干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文化历史悠久,色彩丰富,这是汉族人民与少

  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漫民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既有高度发展的汉族文

  化,也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少数民族独特的创造和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就不会

  像令大这样光照寰宇,绚丽多姿.下边笔者仅从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文化成就及交流等

  领域中,谈谈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一、思想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思想家不盲目迷信,敢于反对旧的封建礼教,提倡新的思想文化.明代著

  名思想家李赞,回族人,我国十六世纪反对封建思想的先驱.他所写的《焚书》等著作以锋利

  的笔触揭露了假道学家的丑恶和罪恶,这是我国思想发展的一大进步.他敢于公开反对封建传

  统思想束缚,深刻地揭露了儒家核心思想“仁”,认为孔子的言论不能作为今天的是非标

  准;他批判了划分“高下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8他讥笑封建士大夫口讲“仁义道德”,

  行为却卑鄙无耻;他提出“人人皆可以为圣”,认为“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李赞

  特别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他在晚年专心著述讲学时,公然招收女学生,

  以实际行动抗议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与卑视.这些观点和做法在当时无疑都是很进步的,也

  是非常有远见的.李赞的勇敢战斗精神对当时社会起了很大的震撼作用,对其后的思想界、文

  艺界,都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他死以后,“而书益传,名益重”,以至流传到日本.少数

  民族中也有不少进步的爱国志上.近代学者、进步思想蒙古族的罗布桑却痛恨清王朝的腐朽统

  治,同情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其次,少数民族对于宗教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唐代玄奖西行取经时,高昌镇〔当时西北重镇)替玄奘“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出银钱法眼等大宗物资.(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文集》).不仅如此,少数民族对佛经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涌现了很多佛经翻译家.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的支谦,是三国时代西域月氏后代,他收集众本4将《大明度无极经》等大小乘经典从梵文译成汉文,文笔流畅,语言丰富,因而广泛流传,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样,通过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及介绍,使佛教流传越来越广,影响也愈来愈大.以至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如果没有这些少数民族翻译家,佛教很难传入朝鲜、日本.

  二、史学方面

  在二十四史中,宋、辽、金三部史书是在元朝蒙古族人脱脱等人的主持下编纂的,是蒙占

  族史学家和许多维吾尔族、汉族史学家共同完成的,这三部史书史料丰富,为研究这三个朝代

  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三部史书各具特色,《宋史》篇幅之大,居二十四史之冠,该书

  列传部分曾为二干多人立传,从而为我们研究宋朝历史提供了大量人物传记资料《辽史》史

  料价值珍贵,是唯一一部较系统、较完整地记载辽政权历史的史书,本书编写富有新意所列

  之表很多,如《游幸表》、《部族表》均为前史所未有,弥补了其它记传记载的许多不足,从

  而使“一代之事迹亦略备”.女真族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但以往记载这一民族历史的著

  作为数不多,特别是记载其早期历史而又能完整保存至今的,更为稀少,因而《金史》史料价

  值一向受人们重视.它史料完整,叙事文笔流畅,编写体例有创新,如金国世系只有九帝,书

  中本纪第一卷首创《世纪》,用以追叙金太祖阿骨打以前十代的事迹,便于人们对女真族先世

  的了解8本书首创《交聘表》,用表格形式把金与宋、西夏、高丽等国和战庆吊往来诸事,一

  一记录下来,颇便观览.井且,这三部史书都把这三个朝代列为正统,各为一史,各系年号,

  独自成书,在一定程度七突破了汉族为正统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而

  且,蒙、汉、维三族学者共同编写三史,也开创了各族史学家合作修史的先例.还有,蒙古汗

  国窝阔台当政时命人模仿汉字《实录》的形式,用蒙古文编写了《蒙古秘史》,对研究蒙古族

  兴起以及蒙古汗国建立初期的历史,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三、文学方面

  由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其文学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小说

  创作方面.如众所周知的《红楼梦》是清朝伟大的文学家、满族人曹雪芹所著,他在书中有力

  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他这部宏伟

  巨著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我国占典文学宝库的瑰宝,也是一部

  享名于世界的小说.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创作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

  蒙古古典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这是一部讴歌民族英雄的史诗.他的另一部小说《一层楼》及续

  编《泣江亭》是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次.在诗歌创作方面,

  少数民族更是人才倍出,硕果累累.北朝时代,民歌是当时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这些民歌主

  要反映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具有刚劲、质朴而又爽朗、活泼的特色,

  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歌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和北方其它少数民族,如流传深

  远的《救勒歌》是北方鲜卑族的民歌,它优美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歌词说;“救勒川,

  阴山下,天似弯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歌词描述成群的牛羊,

  放牧在苍茫无际的原野上,让人仿佛看到了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它的出现以其耀眼的光辉赢

  得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一千多年来,不断有诗人、学者对它投之以青睐.北朝民歌艺术成

  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描绘了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的形

  象,表现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劳动妇女的淳朴、勇敢和坚强,一千几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

  民所喜爱,它和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在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个朝代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杰出的诗人,如唐代著名回鹊.今维吾

  尔族/诗人坎曼尔在《忆学笋》中有这样的诗句;“古来汉人为吾师,为人学字不疲倦.李杜

  诗坛吾欣赏,迄今皆通习为之”,不仅展示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的动人情

  景,同时也表现

2020-03-06 22:58: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