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台的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森生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材料一: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镇化】

  我国出台的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材料一: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失地农民”既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也不是坐班制的典型市民,而是生活空间、生活方式、文化心态都被边缘化了的“边缘人”,面临着诸多困惑: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以土地为生存之本,哪怕外出闯荡奋斗,心中总有一块地作为最后的心理保障,而今失地造成了失去生存底线的恐慌;因心理惰性与惯性,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挑战有着内在的恐惧,不知如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材料二:宁波市政府在推进农民市民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1)基层引导自治或成方向。各社区组建舞蹈队,创办社区舞台,以文化力量引导村民转变。组建“红帽子”义工队,开展便民服务,公益理念和主人翁意识逐日提升。(2)农民市民化,需培育城市精神。政府有意识地逐步培育这一群体的城市精神,让其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跟上时代步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消解“失地农民”的困惑?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宁波市政府所做出的积极探索的依据。

1回答
2020-03-06 15:1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韩希昌

  (1)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改变以土地为生存之本的传统观念,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使之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失地农民要适应城市文化环境,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改变固有思维方式,避免边缘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失地农民要调整心理惰性与惯性,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适应新生活方式的挑战.

  (2)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宁波市政府所做出的各项探索维护了新市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了新市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宁波市在推进农民市民化方面,将基层引导自治为工作方向,

  ③能够保证新市民更好地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逐步增强和提高新市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共创文明祥和的新社区;

  ④新市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才能真正享受民主生活,培育城市精神,真正融入城市发展,促进宁波城市的和谐发展.

2020-03-06 15:19:0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