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冰爷刘心武冰爷去世了。在这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罗寰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冰爷刘心武冰爷去世了。在这条北京旧城保护区的长胡同里,冰爷是个人瑞。他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有人扼腕叹息,他要坚持到双十那天,该有多】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冰 爷

  刘心武

  冰爷去世了。在这条北京旧城保护区的长胡同里,冰爷是个人瑞。他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有人扼腕叹息,他要坚持到双十那天,该有多好!也有人议论,没必要把冰爷跟一百年来的政治绑在一起,尽管他这一百年里穿越了无数的政治风浪。

  冰爷一辈子没离过北京,他足迹最远处是门头沟。但你不能说冰爷眼皮子浅、生活单调。冰爷一生只从事过一桩职业,就是采冰。他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干这个。旧时北京人夏季的用冰,很少用人造冰,大都是天然冰。城西北的什刹海后海就是最大的天然冰出产地。每到隆冬,冰厂就雇佣工人到湖里去采冰,临时雇来的打下手,常年雇佣的如冰爷,实际上就是技术员兼熟练工。采冰先要在冰面上划出格子,采出的冰块要求两尺四长、一尺八宽,厚度么,一般自然是一尺二左右。采冰要用镩子,冰爷每年总是以身示范,教会那些季节临时工如何使用冰镩。那冰镩,到他手里,竟如同魔术一样,旋来转去,划拉拨动,飞快将整齐的冰块切割下来,边角无损。采出的冰块早年是用人力排子车拉往冰窖,后来渐渐改用牲口拉的大车和卡车。采冰的季节很短,大约也就两个月。其余,他看守冰窖,运冰给客户。

  冰爷住的杂院斜对面有个漂亮的四合院,住着个级别挺高的干部。这干部挺亲民的,虽然平日很忙,车接车送的,偶尔也会在胡同里遛遛,站在冰爷院门外大槐树下看居民下象棋。这干部近三十年出国访问频仍,那回胡同棋摊旁有人问他又去哪儿了?他说去了冰岛。谁知胡同里的人并不羡慕,用下巴指指冰爷跟他说:“见识过冰岛算不得什么,见识过冰窖那才叫开眼!”冰爷就是见识过冰窖的人啊!这里说的冰窖不是如今那个人造冰的冰窖,是当年皇帝、王爷留下的存放天然冰的冰窖,那份稀罕、神秘,跟紫禁城里太和殿一个量级!

  有次那干部听说冰爷能“饭蝈蝈”--这是北京土话,就是自己在家里孵化出大肚子蝈蝈来--经冰爷应允邀请,去冰爷家开眼,结果那“饭”出的蝈蝈并没让高干惊叹,令他瞪圆眼睛咧开嘴巴心中莫名感慨的,是他发现那蝈蝈就趴在冰爷保留至今的一个土冰箱上!那若不是清朝的东西,最晚也该是民国初的,属于文物。问起里头的大冰块可是天然冰,冰爷叹口气道,是徒弟送来的天然冰。那高干回到他那四合院里不禁喃喃自语:“‘不可与夏虫语冰’这句成语,今后要慎用了!”并且憬悟:冰爷这样的最普通的市民,自有他们的乐趣,拿“饭蝈蝈”、用冰块消暑等拙朴的细节来说,就都是他们生命力的源泉!冰爷退休的时候,什刹海冬日还在采冰。据说是到1979年,采天然冰的行业终于消亡。

  冰爷所属的冰厂1956年实行了公私合营,后来转为国营,冰厂在结束采存供应天然冰后,并入一家公司,不过冰爷的退休金一直发放到最后,他的医疗待遇也一直保持。冰爷是一个认死理守规矩的人。儿孙都知道,他老伴多年前去世后,他的那个定期存折,每年一定要在存入的那个日子去银行办理转存手续,风雨病痛无阻。他临终前吩咐,留下的存款儿女孙辈不分男女平分,各有一份。有耳朵尖的人士跑来,想收购他留下的那个土冰箱,还有一个冰镩子,以及一个比他岁数还大的冰床,被家属拒绝。斜对门的那位干部得知冰爷去世,说了这么句话:“我们对不住他,让他那样的胡同居民到如今还得到院门外的公共厕所蹲坑。”

  (选自2011年8月6 日《新民晚报》,有改动)

  (1)文中画横线部分描写了冰爷使用冰镩的情形,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2)文中用不少笔墨写那个“级别挺高的干部”,这对描写人物和行文安排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冰爷什么样的情感?

  (4)请探究文章塑造冰爷人物形象的深刻寓意。

1回答
2020-03-06 20:3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唐柏森

  (1)此题考查学生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文中画横线部分描写了冰爷使用冰镩的情形,这些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细节处着手,形象又鲜明展示出冰爷的使用冰镩的情形.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本题考查鉴赏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应先概述次要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再结合着文本具体内容,从次要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塑造人物形象、主题、写作意图等角度等方面来分析作答.“级别挺高的干部”与冰爷的生活形成对照,突出表现冰爷生活充实、有趣,同时揭露出胡同的居民对冰爷这种充实生活的一种向往,更多的是一种羡慕;行文上呼应“开眼”,为下文具体描绘做铺垫.

  (3)此题考查学生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人领悟其语段的“意”.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经冰爷应允邀请”表明冰爷一种祥和安静的心态,“叹气”则突出这个行业的衰退之感.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类探究题,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即所问,然后才能有所答,否则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失误.本题问的是文章塑造冰爷人物形象的深刻寓意,实际上考查的是冰爷的形象,冰爷是民间文化的保护着、传承者,通过这样的一个形象,积极鲜明表现了冰爷为保护民族产业文化所做出的努力.

  答案:

  (1)运用细节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句式整散结合,表达富有韵味.

  (2)人物:衬托出胡同里的人对冰爷的羡慕;与冰爷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冰爷生活充实;行文:到冰爷家去这一情节,呼应上一节的“开眼”,也为下文写采冰业的消亡以及说对不住冰爷的话作铺垫.

  (3)“应允邀请”是因为冰爷不好意思拒绝,而且心态平和;“叹气”是为天然冰行业的凋零感到惆怅.

  (4)冰爷的一生,体现中国民间传统行业得不到保护而正逐渐消失的命运;引起那干部憬语,说明平凡人物的身上蕴含非凡的精神价值;与干部形象对照,说明眼皮深浅、生活是否单调与地位高低无关.

2020-03-06 20:41:5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