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30课的教案及解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帆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第30课的教案及解析

  七年级上册第30课的教案及解析

1回答
2020-03-17 13: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谭南林

  课题

  寓言四则

  课时两课时总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

  明辨是非,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比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流程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课后反思

  课题

  寓言四则

  授课时间

  课时

  两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

  明辨是非,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准确的理解《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整体感知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2020-03-17 13:28: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