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繁明的问题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达2200余只.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

  1981年5月,我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经过35年的艰辛保护,目前全球朱鹮数量已达2200余只.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有误的是()

  A.朱鹮位于五条食物链的最顶端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最有效措施

  C.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若有毒物质流入,它会伴随物质在食物网中传递

1回答
2020-03-19 13:2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陆轩蓓

  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和水草是生产者,而鱼类、贝类和朱鹮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水草→鱼类→朱鹮;②水草→贝类→鱼类→朱鹮;③藻类→鱼类→朱鹮;④水草→贝类→朱鹮;⑤藻类→贝类→朱鹮,⑥藻类→贝类→鱼类→朱鹮.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朱鹮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朱鹮,就保护了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

  D、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无法排出,因此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中位置越靠后的生物营养级别越高,体内传递、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D正确.

  故选:A

2020-03-19 13:27:2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