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曹利培的问题

  (25分)“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

  (25分)“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

  ——梁启超《释革》(1903年)

  材料二 世界上有了这样大的变动(一战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像英国那样素以“无血革命”自夸的国民,又想拿出他们宪政的天才来顺应这种世变,求得一个无血的社会革命。

  ——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

  材料三 傅斯年提出……所谓“近代意义”的革命,“不只政治革命,应该概括一切社会的、文艺的、思想的改革而言”。

  ——罗志田《与改良相通的近代中国“大革命”》

  材料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5分)

  (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无血革命”是指哪一事件?称其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第二个十年“文艺的、思想的改革”分别有哪些?(4分)

  (4)阅读材料四,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革命”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逐渐淡出,而“发展”一词频繁出现,请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大背景。(6分)

1回答
2020-03-20 02:4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沈惠平

  
(1)同意。(1分)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2分)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③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②③④三点,任意一点2分)

  
不同意。(1分)

  
①民国建立后,专制势力依然强大,并控制了政权。(2分)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未被打破;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③纲常礼教、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②③两点,任意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事件:光荣革命。(2分)

  
原因:①英国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标志革命完成。

  
②为《权利法案》的颁布(或由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或为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创造了条件。(一个要点2分,共4分)

  
(3)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任意一点2分)

  
文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或“文学革命”);文艺平民化。(任意一点2分)

  
(4)原因:①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或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在城市进行国企改革)②改革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③改革解放发展了生产力,壮大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改革会冒较大风险,需要破除各种阻力。(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国际大背景: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②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③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快。(一个要点2分,任意三个要点6分)

  

  

2020-03-20 02:44: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