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屈香菊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又同前苏联范围内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还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请举出一例。

  (2)请你任意选择材料二中的一次建交高峰,指出形成此次建交高峰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分析新时期中国外交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1回答
2020-03-20 23:0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吕晓庆

  (1)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方针,在50年代取得了比较丰硕的外交成就,主要体现在:①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促成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对国际社会影响深远.

  (2)选择在20世纪70年代,回忆并再现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转机,出现了重大改善,中美关系最终实现了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主要居于两大方面原因:A.中国方面: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等,中国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为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③为早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等.B.美国方面:①传统遏制和孤立中国(大陆)的政策失败;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此时期美国由于经济状况等原因,总体上处于守势,即同苏联争霸的客观需要等.

  (3)由材料得知,新时期我国同周边很多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进行和平友好往来,说明我国开展多边外交,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国际形势等,所以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外交政策、国家的综合国力等都影响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1972年: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③1992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批新国家建立,与中国建交.

  (3)开展多边外交,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外交政策、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2020-03-20 23:08: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