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传的翻译
刘禹锡传的翻译
刘禹锡传的翻译
刘禹锡传的翻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自己说是中山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家庭世代读儒学.刘禹锡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登第,得中博学宏辞科,善于写文章.后入朝为监察御史.一向和韦执谊友善.当时王叔文被太子宠幸,刘禹锡也因文章名重一时,和王叔文交往,王叔文常说他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朝廷中的大事和秘策多由王叔文提出,延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刘禹锡所提出的观点多被采纳.刘禹锡被授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的收入支出,都凭借他的力量,因此多有伤害官员.如武元衡不被柳宗元所喜欢,从御史中丞下又做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弹劾刘禹锡挟邪乱政,窦群当天就被罢官;韩皋向来显贵,不肯亲近王叔文等,被排斥做湖南观察使.凡是官职有所进退,都看爱怒的轻重来决定,人们不敢指他的名,称他们“二王、刘柳”.
宪宗皇帝即位,王叔文等人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未到连州,又被排斥做朗州司马.朗州连接夜郎诸夷族,风俗十分粗陋,各家喜欢巫士鬼神,每当祭祠,就唱《竹枝》歌,来来往往吹打鼓乐,那声音粗重.刘禹锡说屈原住在沅湘一带时作《九歌》,让楚地人用来迎送神鬼,他就模仿那音调,写了《竹枝辞》十几首,因此武陵民间歌唱它.
当初,因王叔文被贬的人有八位,宪宗想贬谪他们永不任用,就下令即使后来有赦免使他们不能复职.然而宰相哀怜他的才能和他处境因难,为他洗涤将任用,正巧程异又统领运务,就令刘禹锡等人补乌托邦远刺史.当时武元衡正为宰相,谏官极力说他们不可用,因而就停止.
刘禹锡长期穷困失意、郁闷,自己暂时不能安慰自己,他写的诗文多有讽喻寄托,含意深远,写了《问大钧》、《谪九年》等赋好几篇.在他读了《张九龄文集》后又写道:“张九龄做宰相,提建议放逐谪臣不应当到好的地方,都应被发配到五溪不毛之地.然而张九龄从朝官外任而到始安,对瘴气温疫有了切身的感受;从被罢免宰相镇守荆州,有了对被拘囚的想法.他就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郁郁地和一般诗人有同样的风度.唉,自己亲自到那遥远的角落,而一失意就不能忍受,何况华人士族一到达那恶劣的地方,然而能够心意畅快吗?议论的人认为曲江是开元年间的贤臣,他认为胡人有反唐之意,羞愧和一般的人同列,密启廷诤,即使古时哲人也比不上,然而燕翼无似,终为馁魂.难道是忌恨之心太重而失去宽恕,阴谪最大,即使别的美德就不能赎回吗?”刘禹锡想讽劝有权的近臣,而遗憾地却不被理解.过了一段时间,在元和十年,他从武陵被召回.宰相想任用他为南方的郎官.当时刘禹锡写了《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忿恨之意,执政的人不喜欢,又被贬出为播州刺史.诏书已下,御史中丞裴度替他奏请说:“播州地方极远,是猿猴居住的地方.刘禹锡有母亲八十多岁,不能前去,那么母亲将和儿子成为永诀,我担心这伤害陛下提倡的孝理之风,请求屈法,把他稍稍内调.”宪宗说:“做为儿子,每事都应该谨慎,不给父母留下忧愁.象刘禹锡所犯的罪,更应该比他人重,你怎敢可以为他来说话呢?”裴度不敢回答.过了一会儿,宪宗皇帝改变脸色说:“我所说的,是指责那做儿子的事,然而终不想伤害他的母亲的心.”于是改调为连州刺史,又量移夔州做刺史.
刘禹锡感慨天下的学校荒废,曾经向宰相上书说:“议者说天下读书人缺少,却不知道培养人材的道理,不是天不生人材,而是被湮没不张扬的缘故呀!这就如不耕田而只感叹仓库没有剩余,可以吗?贞观年间的时候,校舍一千二百处,生员弟子三千多,外夷派子弟来留学的有五个国家.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原因是没有资金来供给.”
“凡是管教育的官员,在春秋向先圣先师祭奠,那只是辟雍、頖(pn)宫(这二者是为皇帝、诸侯子弟设立的大学)这样做,不是遍及天下.现在州县都在春秋二月、八月上旬的丁日对孔子庙有祭奠,那礼节不应当太古老,很恐怕这不是孔子的意思.汉朝初年群臣兴起屠杀商贩,因此孝惠、高后年间在郡国另立宗庙,到元帝时,韦玄成就议论废除.那作为子孙的还不敢违礼祭献他们的祖辈,况且后学的人想违背遵奉先圣之道了!传记载说:‘祭祀不想接续’,又说:‘祭神如同神在’.如同和祭献那样烦,谁还实行那教化?现在教化颓废萎靡,却用不是礼节的祭祀献媚,是儒学的人所应该痛恨的.我私下观察历代没有这样的事.”
“武德初年,下诏书让国学建立周公、孔子庙,四季祭祀.贞观中期,下诏修兖州孔子庙.后来许敬宗等人奏请天下州县设置掌管祭祀的三献官,其他如同祭祀社神.玄宗与文官商议,停止用牛羊祭奠,提倡用酒果.当时贵族李林甫为宰相,不注重办学,让御史中丞王敬从明令用牛羊穿干净衣服祭祀,却没有指责的人.现在夔州四县每年祭奠费用十六万,全天下州县每年共费用四千万,假如再加上三献官穿的衣裳,以及对妻子的赡养,都对于学校没有补益.”
“请求下令礼官博士商议,废除天下州县用牲牢衣币,象开元年间一样只在春秋祭祀.登记那资财,用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州,让他们增加学校;拿另一半归太学,还不下用万来计算.可以营建学校,准备器用,丰富他们的食物,增添旧制,来准备雇用使唤的人,教书的官员各增加俸禄(工资),州县进士都设立章程监督,那么贞观年间的风气,明显地可以恢复.”
当时没有用刘禹锡的主张.
太和二年,刘禹锡由和州刺史征召入朝做主客郎,他衔前事未已,又作《游玄都观诗序》,说:“我在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当时玄都观中没有花木,这一年我出任连州刺史,不久被贬为朗州司马.谪居生活过了十年,被征召回到京城,人人都说有道士亲手栽培红桃满观,如闪烁般晨云红霞,于是作了一首《游玄都》诗,来记述和抒发当时的事情及此时的感慨.不久我又外任为官,到现在有十四年了,才能够为主客郎中.现在重游此玄都观,荡然不存一树,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里摇动罢了,于是题写二十八字,来待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诗如下:“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元和十一年自朗州被召到京游玄都观看花戏赠诸君子诗是:“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人们对刘禹锡的这两首诗赞赏他的才能,而轻薄他的行为.刘禹锡很恼怒武元衡、李逢吉,借诗来诋毁有权近臣,而宰相兼集贤殿大学士的裴度向来了解他.太和中,裴度在中书省,想让他知制诰,执政闻他的《诗序》,很是不高兴,裴度举荐他做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裴度罢去宰相,刘禹锡任分司东都闲职.最后因恃才褊心,不能够久在朝中.六月,被贬出为苏州刺史.因治政最好,被赐金紫服.移调汝州、同州,升为太子宾客,又分司东都.
刘禹锡依才高而被废除,心地狭小不能没有怨恨,加上年龄越来越老,又孤独卧病,就用诗文自乐自安.刘禹锡一向擅长做诗,晚年尤精.和白居易友好,常常相互和诗酬答.白居易在唱和往来之时,集其诗而序之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由是每制一篇,先于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其余乘兴仗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