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不肯卖车厚葬弟子颜回?-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浦良的问题

  孔子为何不肯卖车厚葬弟子颜回?

  孔子为何不肯卖车厚葬弟子颜回?

1回答
2020-03-20 18:3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胜飞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不幸英年早逝门人想厚葬他孔子表示反对

  自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祭孔时以颜回为配享后,历代统治者对颜回封赠有加.颜回先后被封为“亚圣”、“亚圣兖国公”、“兖国复圣公”、“复圣”等.

  年十三入孔子之门

  天生聪颖闻一知十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称他“小孔子三十岁”,清代学者经考证,认为《史记》的“三十”应为“四十”之误,孔子实际上比颜回大四十岁.颜回生于公元前511年,卒于公元前480年.

  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颜回也自小好学,“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是当时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年龄虽小,但天资极聪颖,学习起来进步神速,连聪明过人的学长子贡也自叹不如.《论语·公冶长》记载,有一次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你和颜回谁更聪明)?”子贡回答说:“赐(端木赐,字子贡)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同意他的看法,认为颜回的确比他聪明.

  聪明人通常都心高气傲,自以为是,颜回有“闻一知十”的天聪,其为人却没有丝毫傲气,对老师异常尊敬,对同学十分谦虚,他沉默寡言,极少显露才智,甚至表面上看起来有点蠢.孔子曾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孔子还说过,颜回“于吾言无所不说(对我的说话没有不喜欢的)”.

  颜回之所以对孔子亦步亦趋,是因为他对孔子的为人和学问都非常敬仰,他这样形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功钻研,越觉得深).”他说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使自己“欲罢不能”,不得不尽全力去学习.所以他在听孔子讲学时,不管时间有多久,始终不会懈怠.

  德行学问堪为榜样

  颜回屡受孔子表彰

  孔子和颜回都以好学著称,孔子之所以把颜回树为弟子的榜样,就是因为颜回好学.

  时常否认自己为圣贤的孔子唯独不否认自己好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活到老,学到老,从不停止.他对颜回的好学赞叹不绝,认为在所有弟子中没有人比得上他.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拿别人出气),不贰过(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季康子曾经也有此问,孔子作了同样的回答.颜回死后,孔子在和别人谈起颜回时,感叹道:“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可惜他死了!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从没看见他停滞不前).”

  颜回不仅学问到家,在德行方面也是众多孔门弟子的表率.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教育弟子成为“君子儒”,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号称“孔门四科”.颜回和闵子骞、伯牛、仲弓是德行科的代表,而以颜回为首.自追随孔子后,颜回对孔子不离不弃.相传少正卯在鲁国办学时同孔子竞争,把孔子的许多门人吸引过去,以致“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惟颜渊不去”.他从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从不以劳苦之事强加于别人身上.他虽然生活贫穷,家徒四壁,但安贫乐道,无意富贵.孔子见他这样,忍不住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仁”的内涵是“爱人”、“忠恕”,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他说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而其他弟子只是短时间偶然想起一下“仁”.

  颜回短命

  孔子伤心

  因为学习太刻苦,先天体质和生活条件不好,颜回到29岁已头发尽白,刚过30岁就英年早逝.

  颜回生前视孔子如父,孔子也视颜回如子.颜回死后,他的父亲颜路来找孔子商量如何办后事.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棺木至少用两重,里面的一重叫“棺”,外面的一重叫“槨”,就是“内棺外槨”.当时内棺准备好了,还没有外槨,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为颜回置办外槨.孔子有些为难,他对颜路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槨.吾不徒行以为棺.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意思是说,对自己儿子的丧事谁都想办得好一些,我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槨.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外槨,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就这样,孔子拒绝了颜路的请求.

  后来有人评论这件事,说孔子不肯为爱徒置办外槨卖掉车子,未免太吝惜了.这种评论是不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正是礼崩乐坏之时,而孔子认为拯救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恢复礼制.作为大夫,出门必须要有车,这也是礼制之一.如果步行,就不符合礼制了,所以孔子连亲生儿子死了也不愿意卖车子买外槨.

  孔子的门人想厚葬颜回,孔子不同意.颜回家中本穷,孔子认为不应厚葬,而且颜回一生节俭,厚葬也不符合他生前的意愿.但孔子的门人还是把颜回厚葬了,孔子很委婉地责备了他们几句.

2020-03-20 18:41: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