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八十首里有哪些是描写西部的诗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童诗存的问题

  古诗八十首里有哪些是描写西部的诗句

  古诗八十首里有哪些是描写西部的诗句

1回答
2020-03-21 01: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洪源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3.啼:叫.

  [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

  [简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1.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2.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缘:因为.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背景

  温庭筠(812-870),唐代诗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在京兆鄠(hù)县(今陕西户县).才思敏捷,参加考试,八叉手即写成八韵,人称“温八叉”.诗与李商

2020-03-21 01:35: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