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儿,对小孩儿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不知道。”小孩儿看着上窜下跳的猴儿回答。“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
(甲)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儿,对小孩儿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孩儿看着上窜下跳的猴儿回答。
“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儿,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动物。”
“何以见得呢?”小孩儿问。
“不信你瞧。”大人说着,从提包中摸出一颗花生,朝笼子里大猴儿背后的地方扔去,只见大猴儿急转身,略一迟疑,却用嘴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
小孩儿笑起来,说真有意思。
大人也被大猴儿的举动逗得很开心,便来了兴致,又将一颗花生扔进去,还是扔向大猴儿身后的地方,大猴儿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以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放进嘴里。
大人受了鼓舞,便不断地扔,大猴儿便不断地这样接。接住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儿。
直到一大包花生全部扔完了,大人和小孩儿恋恋不舍地离开。
路上,小孩儿问大人:“你为什么将花生扔到大猴儿的背后呢?”
大人得意地笑了,说:“猴子翻来覆去地来回折腾才有意思啊,你若直接扔到它眼前,还有这么好玩儿吗?”
小孩儿信服地说:“爸爸您真行!”
大人又说:“猴子这种动物自以为挺聪明,其实被咱们耍了,它们还不知道,真可悲!”
(乙)
动物园里,大猴儿指着笼子外的人,对小猴儿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猴望着指手画脚的人回答。
“记住,孩子,”大猴儿说,“ A ”
“何以见得呢?”小猴儿问。
“不信你等着瞧。”适逢有个大人往笼子里扔花生,扔向大猴儿的背后,大猴儿急转身,略一思忖,用嘴去接住,然后再用爪子从嘴里取出来,剥开吃掉,显得很滑稽。
笼外的大人和孩子都来了兴致,很开心的样子。大人又将一颗花生扔进来,大猴儿故伎重演,转身,跳起来以嘴接住,用爪子取出剥开,吃掉。
大人便不断地扔,大猴儿便不断地这样接。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儿。
终于,那大人的一大包花生全部扔给了猴子。
他们走后,小猴儿问大猴儿:“你为什么用嘴去接扔进来的花生呢?”
大猴儿得意地笑了,说:“如果我用爪子去接,他们还会继续扔吗?”
小猴儿信服地说:“妈妈您真行!”
大猴儿又说:“ B ”
(1)将文中加点的两个“得意”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2)简要概括文章甲乙两段段意。(均不超出4个字)
答:(甲)___ (乙)___
(3)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请补写出乙文中A和B两处大猴儿应该说的话。
答:(A)___(B)___
(4)请谈谈你读了这篇寓言式的小说后的心得(不少于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