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龚才春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选贤与能 与:通“举”,推举,选举。 B.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不独亲其亲 亲:亲人。 D.女有归 归:指女子出嫁。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A.大道之行也 何陋之有

  B.天下为公 项燕为楚将

  C.货恶其弃于地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其真无马邪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

  A.“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天下为公”,是说政权(包括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前四句为第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B.“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为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为第三层,作者将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这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不可能实现。

  D.两千多年来,本文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的一份宝贵的社会思想财富。

1回答
2020-03-24 22:27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成鲁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A.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选举.

  B.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修:崇尚、培养.

  C.不独亲其亲: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亲,形容词活用动词,奉养.

  D.女有归: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注意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注意词性的异同.

  A.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宾语前置标志.

  B.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为,是.           项燕为楚将:项燕是楚国大将.为,是.

  C.货恶其弃于地也: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于,介词在.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假如人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于,介词比.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人们厌恶不为公共事务尽力的行为.其,代指它.

  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

  故选:B.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和重点词语的综合考查.做此类型考题需要仔细审题,注意文章细节与选项的比较,认真作答.

  A.正确.

  B.正确.

  C项“作者将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不正确,因为文中没有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是故”所以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指出这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不可能实现”也不准确.

  D.正确.

  故选:C.

  答案

  (1)C

  (2)B

  (3)C

2020-03-24 22:30:0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