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A.错误B.正确满分:2分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
古汉语基础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不是格律诗。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是古用今废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韵母的个数是30个。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在唐代又称“正义”。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犹豫、异同、恢恢、饥饿”都属于联绵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