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读书名言各种答案都要-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邵明的问题

  ·论语中的读书名言各种答案都要

  ·论语中的读书名言

  各种答案都要

1回答
2020-03-26 06: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靳光瑾

  学而篇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今译】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政事,又

  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民众;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今译】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

  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今译】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译】

  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为政篇第二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今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今译】

  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译】

  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了解,]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译】

  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今译】

  孔子说:“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蒃于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今译】

  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译】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今译】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比]大车上没有輗,小车上没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

  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今译】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就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八佾篇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今译】

  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家庙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规格的乐舞,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2020-03-26 06:28:5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