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我方,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对方的例子-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沈均毅的问题

  辩论赛:我方,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对方的例子中:心理学中有一个试验,是瑞典的心理学做的,用于评价一个儿童是否形成了完善的道德意识.他让儿童听两段故事,第一段故事

  辩论赛:我方,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对方的例子中:心理学中有一个试验,是瑞典的心理学

  做的,用于评价一个儿童是否形成了完善的道德意识.

  他让儿童听两段故事,第一段故事中,男孩在家里恶作剧,故意打碎了一个杯子,第二段故事中,男孩帮妈妈做家务,却不留神打翻了托盘,15个被子全都碎了.之后心理学家让儿童判断那个小孩更恶劣.

  研究表明,道德意识发展完全的孩子,才会判断前者恶劣,在心理学上,这种根据动机来对行为进行判断,是道德意识成熟的表现.

  医生虽然尽了全力去救病人,但由于病情十分严重,并没有挽救病人的生命,但医生的行为仍应被视为善的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一个北京的医生努力的研究非典,但很不幸的是他被感染了,于是乎,他由一个研究人员成了感染源头,难道我们就说他是恶举吗?不能!那么我们用什么做了评价的标准!动机!

  再打个比方,假设罗盛教救孩子未果,不幸的和那名孩子一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那么我们能说他的行为不是一种善行吗?不能!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还是动机!请问对方如果以这些为论证,我方应怎样反驳,求求大家帮忙啊,急···········!

1回答
2020-03-29 01:4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石文星

  对方的心理学实验例子是写进教科书的,在心理学上道德判断确实应该考虑动机,但是绝对不完全是动机.比如另一个实验“海因茨难题”(可以去查查《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谢弗著),海因茨偷钱去救自己重病的...

2020-03-29 01:52:4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