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顺昌好为德于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科成的问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顺昌好为德于乡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明史·周顺昌传》)(乙)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1.下列各项中能表现“士民德顺昌甚”的一组是( )

  ①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②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③请以民情上闻

  ④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⑤谋断水道,劫漕舟⑥敛赀财以送其行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2.对上面两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士民德顺昌甚”的角度,详细地写出苏州市民斗争的全过程,如“众咸愤怒”,“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众益愤”,“众纵横欧击”等,而乙文只写“众不能堪”。

  B.甲文着力渲染市民抗暴的声威,如“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在群众欧击下,“东西窜”、“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而乙文只写“抶而仆之”,“噪而相逐”。

  C.两文详略的不同是因为一为传记,为周顺昌立传,突出周顺昌的品德及苏州市民对周顺昌的感戴;一为碑记,为五义士树碑立传,突出五人死义的经过。

  D.两段文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例如甲文中“旗尉东西窜”“逾垣走”“自是缇骑不出国门”和乙文中“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等都侧面表现了阉党及其走狗的色厉内荏。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答
2020-03-28 13:23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彭玉海

  1.B2.D3.(1)等到群众听到逮捕周顺昌的人到了,都非常愤怒,为周顺昌喊冤的人堵满了道路。(2)旗尉到处逃窜,众人四处追击,打死一个人,其余的身负重伤,越过墙逃跑了。(3)我们社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

2020-03-28 13:24: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