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桑葚熟了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曹春杰的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桑葚熟了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语句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

  (4)作者在第⑦段中写到“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社戏》的结尾也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他们怀念的仅仅是桑葚或罗汉豆吗?说说你的看法。

1回答
2020-03-30 23:5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梁靓

  (1)本题的考点是记叙线索及作用和对内容的概括.线索就是贯穿文章始终,把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或感情,分为明线和暗线,可以是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章以桑葚开头,围绕桑葚来写,因此线索是桑葚.

  概括内容的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阅读文章,运用方法二概括出:主要写了两件事: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

  (2)此题考察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即可.

  (3)①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3)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

  ②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本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来赏析.即: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在找桑葚、吃桑葚时的激动和喜悦的情形.突出表现了桑葚给儿时的我们带来的快乐.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从结尾作者对桑葚的挚爱,同时也呼吁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持自然与纯真的本色.围绕“亲近自然,回归纯真,保持童真、童趣,保持内心的纯净,追求淳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

  (1)线索:桑葚.主要写了两件事: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采摘桑葚的绝美享受.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葚的欢乐场面.

  (2)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

  (3)①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熟透了的桑葚”晶莹剔透的外形特点,从而由衷地表达了对桑葚的喜爱之情.

  ②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在找桑葚、吃桑葚时的激动和喜悦的情形.突出表现了桑葚给儿时的我们带来的快乐.

  (4)围绕“亲近自然,回归纯真,保持童真、童趣,保持内心的纯净,追求淳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20-03-30 23:57: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