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奖金六元》(张晓风),回答问题。家附近有间卤味店,卖些北平的熏鸡、酱肘之类的熟食,我有时下班晚了,便去买一些来当做晚餐的主菜。我带一只方形塑料盒去,既不用他们
阅读《奖金六元》(张晓风),回答问题。
家附近有间卤味店,卖些北平的熏鸡、酱肘之类的熟食,我有时下班晚了,便去买一些来当做晚餐的主菜。
我带一只方形塑料盒去,既不用他们的纸盒,也免了塑料袋,回家上菜的时候,也不必换盘子。
这家卤味店号称北平口味,从前也的确是北平人在经营的,但里面的成员如今已换上一批客家女人,众女将挽抽挥刀,有如一批娘子军。
“一共二百零六元。”柜台上的女子飞快的切好了肉,朝我嫣然一笑。
我急忙掏钱,她却像校长嘉许小学生似的,说:“算二百好了,六元不要了,难得你这么有环保概念,如果大家都像你就好了。”
我被她赞美得飘飘然,而且,我不能忘记,她赠送给我一笔小小的环保奖金,她减了我六元。
六元,是多么小的数目呀!可是我兴奋莫名,回到家里更是大肆宣扬,告诉家人我今天得了一笔奖金。跟儿子通越洋电话也不忘提一提,他们都不十分了解我为什么会为六块钱兴奋成那个样子。越洋电话那么贵,每讲一句话就值六块钱了。
从政的人,不知出于真情或假意,老是把“爱台湾”挂在嘴上,“爱台湾”基本上是一种心情,不是一种政见或专利。
对我而言,最具体的爱台湾的方法就是“节省能源”“少造垃圾”“避免污染”。这一点,我竟没看到几人真能身体力行。成天把垃圾往台湾这块“福尔摩沙”岛上堆上去的人,怎么还能厚着脸皮说自己在爱台湾呢?福尔摩沙如今已因过度文明产生的垃圾,而变成“伏尔魔杀”了。
在“垃圾罪孽”里面最容易自我克制的其实就是塑料袋。记得幼小的时候,跟大人上市场,拎的是蒲草编的菜篮。买豆腐买猪肉,自有翠绿的芋叶来包装,而芋头叶是可以回得去的,可以回归泥土母亲的元胎中去。
又记得读《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故事,王冕为人放牛,偶有些主人赏的肉食,便用荷叶包了回家去孝敬母亲。
余光中的诗,孩子小时我曾教他们背诵的:
那就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
荷叶是多么好的包装啊!
粽子是用竹叶包扎的。
原住民的竹筒饭是用竹节包装的。
酒,则灌在葫芦里。 总之,古人硬是有办法找到美丽实用的包装。
塑料袋却可恶可憎,如癌细胞愈肿愈大,永不消退,终而与人偕亡。
我因而带着盒子带着罐子去买菜。对我而言,要做环保就得麻烦,就得不方便。而麻烦,不方便,恰恰好就是“爱的高昂的价格”。
每当商家问我干吗不肯拿一个塑料袋的时候,八成旁边会冒出一个帮我说话的人:“人家在做环保啦!”
我为这一声解释而深深感激。何况,运气好的时候,居然还能得到六元的奖金。
我生平所获赠的奖金中以这一笔价值最大。
----原载1995年12月11日《人间副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句有何作用。
那就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3)把文题改为“减免六元”可以吗?为什么。
(4)作者说:“对我而言,最具体的爱台湾的方法就是‘节省能源’‘少造垃圾’‘避免污染’”,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