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开头引用敕勒歌的好处(2)文章是写小黑河作业为什么写高叔叔为我们做鱼吃(3)赏析文中“多年后……田园诗画”(4)写最后一段的意图?小黑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阅读.(1)开头引用敕勒歌的好处(2)文章是写小黑河作业为什么写高叔叔为我们做鱼吃
(3)赏析文中“多年后……田园诗画”(4)写最后一段的意图?小黑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土默川自古以来就是个水草肥美的地方,要不怎能诞生流传千古的《敕勒歌》呢.土默川上也有着众多的河流湖泊,别的不说,就说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小黑河吧,至今它在青城人的心目中都是一条美丽的河.小黑河,蒙古语称巴哈图尔根,古称武泉水.它由大青山的乌素图沟、奎素沟、哈拉沁沟等沟水汇合后形成,由哈拉沁沟汇入处,向西南流经呼和浩特市城至洪津桥村北汇入大黑河,流程104公里,集水面积715平方公里.自清代以来就成为垦种水源,乾隆年间,姚府等村就修渠引水灌溉田园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小时候就常同父亲他们上小黑河捞小鱼、小虾.其实父亲对这鱼呀虾呀的根本不感兴趣,塞外的人哪个会做鱼,又爱吃鱼呢?主要是带我出来玩,顺便他也散散心,更主要的是陪他的一个同事,天津支边来内蒙古的知识分子高叔叔,他老婆孩子都在天津,只有他一人在呼和浩特,于是他便常到我家,同父亲喝酒聊天.天津人嘛,就爱吃点鱼,手艺也不错,可那时候你有钱也买不到.不知他们怎么发现小黑河里有小鱼、小虾,就时不常地的骑上自行车带着我,拿着筛子到小黑河捞鱼了,舌尖上的诱惑就是大.那时的小黑河,河流不宽,也不深,清澈见底,河边长满了茂盛的青草,小鱼、小虾们就藏在水边草丛的阴影中,我们拿着筛子沿水边一路下来,便有小鱼、小虾在筛子里蹦来跳去的,非常好玩.回到家里一到院门口高叔有时就会冲着屋里的我母亲喊:嫂子,快拿洗衣盆来,今儿可赶上了.天津人的幽默风趣和豁达,活灵活现地就表现了出来,至今仿佛都在眼前.父母看着这些寸把长,黄豆大的鱼虾是直摇头,可高叔做鱼却自有高招,他把鱼分类,大小分开,小一点的稍微刮个鳞,掏一下肠肚,用盐水、酱油、调料腌一下,沾上面粉放油炸.大一点的就“熬鱼贴饽饽”,这是天津的特色.锅底熬着鱼,锅边贴着玉米饼子,盖上锅盖焖一会,就色香味俱全了.不过这水量和火候是很难掌握的.从那时起至今我都喜欢这道美食,不过再怎么吃也找不回那时的味道和乐趣了,也就更怀念我那已逝去的高叔了.那时小黑河的两岸是缓缓的土坡,绿草茵茵,好似铺了地毯.土坡过去,就是庄稼地和菜地,散发着田野那种特有的、令人清新愉悦的气息.不远处,就是村庄,还有青翠的树林,远眺是略显冷紫色的大青山.“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夕阳里有黄昏,黄昏真美丽……”多年后,听着邓丽君的《又见炊烟》,小黑河畔黄昏的景色就在眼前,像一幅温馨、宁静的田园诗画.那时春天里小黑河畔最先开放的是黄、紫两色的野花,有趣的是它们不是东一朵、西一串杂乱无章的生长着,而是黄一片、紫一片整齐划一的,热烈、奔放的像花海,看着都让人陶醉.我常常能见到有写生的,当时离河不远处有一个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化纤纺织厂(内蒙古棉纺厂前身),就见那穿着兵团战士特有的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在画画,也有捕鱼玩的.高叔对小黑河的赞美和称奇至今我都难忘:小黑河的水呀,比起那海河的水清多了,就是三伏天也是凉爽宜人的.海河那水烈日炎炎就像澡堂子,蒸人呢.千万条河归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小黑河是自东向西流,由低向高去,真是奇了.如今的小黑河已成为一条景观河,形成一个景观带了,自然的少了,人工的多了,河畔已是高楼林立.当我再走近它时,见到那些花圃里培育出的五颜六色、娇柔美艳的花花草草,就想起那自然状态下的花海,看着那人工注入的河水,就会想起那活蹦乱跳野生的小鱼、小虾.再环顾四周,河畔的村庄也在渐渐消失.小黑河也将成为一条城中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