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满永奎的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本古文由清代学者彭端淑所写.在故事《穷和尚和富和尚》(《难与易》)中有写.知道者请簌簌回复!】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难者亦难矣.本古文由清代学者彭端淑所写.在故事《穷和尚和富和尚》(《难与易》)中有写.知道者请簌簌回复!

1回答
2020-04-01 23: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高维民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板书设计:

  为学

  清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天下事:为之:难→→易人之为学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不学,易→→难

  (普遍真理)(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需“为”需“学”

  改写:

  例:

  很久很久以前,四川某个庙里有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一个比较富有,另一个很穷.

  有一天,富和尚起了个念头,他想:普陀山是我佛门圣地,哪天我若能去朝圣,也就不枉做一个佛门弟子了.

  由四川到普陀山,路途遥远,在古代,交通非常不便,沿途必定困难重重.富和尚左盘算,右盘算:要到南海去,得雇条船才行,这一路上不知道要多少花费呢,万一钱不够用,怎么办?他犹豫再犹豫.一直都不敢有所行动.

  巧的是,穷和尚也想到南海朝圣,他便把这想法告诉富和尚说:“师兄,我打算到南海去朝圣,你以为如何?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富和尚大吃一惊,问:“你没钱,哪来的盘缠呀?”

  穷和尚回答:“师兄,你怎么忘了呢?化缘是我们出家人的本分,我只要带一个瓶子一个钵,就可以上路了.”

  富和尚以不信的口吻说:“我这几年来,一直想雇条船到南海去,一直都没能去成,你没钱,只靠化缘,能到得了吗?”

  穷和尚笑一笑,没再答辩.第二天一早,他果然带了一个瓶子、一个钵,就上路了.沿途化缘,白天赶路,夜里找座庙挂褡.终于让他是到了普陀山.

  朝完圣,他高高兴兴地又沿途化缘回来.

  走到山下,远远地看到富和尚,他兴奋地招手喊道:“师兄,我回来了!”

  穷和尚走到山上,富和尚对他端详了一会儿,问他沿途的情况,然后很惭愧地说:“还是你行.我有上南海朝圣的心,却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一直没去成.你能坚定意志,马上行动,达成了愿望.唉,我真惭愧.”

  作者简介: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著作有《白鹤堂诗文集》.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陵人.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现在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被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

  课文分析:

  《为学》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警辟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僧富僧的故事以证明作者的主张.全篇文气活泼.

  中心寓意:

  散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用浅显的比喻,说明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叙事生动,语言流畅,有较强的哲理性.

2020-04-01 23:47:1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