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我当陌生人尉克冰“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樊晓桠的问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尉克冰“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

  别把我当陌生人

  尉克冰 “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头皮发麻,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浑身哆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

  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于是,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选自《读者》,有改动)(1)通读全文,概括火车上的主要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上(每个不超10个字)。

  ①孩子邀“我”聊天→②___→③“我”陪小姑娘玩→④___。

  (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颤抖”和“僵硬”原因是什么?)

  (3)文章标题“别把我当陌生人”,有什么含义?

  (4)有人认为文中家人对“我”的叮嘱和朋友发来的短信,与文章的内容不相符,不够合理,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1回答
2020-04-01 23:3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中华

  (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文章,找出发生“我”身上的事件,总结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联系语境和上下文.该句上文写“我”对包厢里的人充满戒备,此时小姑娘送“我”荔枝,“我”很感动;“僵硬”是联想到自己刚才对大家的态度,内心感到愧疚、不自然,所以动作就显得“僵硬”.

  (3)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内容.文章写“我”由对大家的戒备到和大家成了一家人,最后分别时依依不舍,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真诚相待的重要,这也是产生“别把我当陌生人”想法的原因,也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

  (4)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内容上:反复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实际上包厢里人们相处友好,从二者的对比方面考虑作用.

  答案:

  (1)②孩子分发荔枝;③我给小孩讲故事;④分别时依依不舍

  (2)手的颤抖是因为孩子的热情让我感激;“僵硬”表明我当时不自然,因为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态与孩子的热情阳光形成强烈的反差.

  (3)题目表现了作者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题.

  (4)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家人的叮嘱和朋友的短信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作用.内容上:开头段用家人的叮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结尾段用朋友短信的内容与包厢里人们的友好相处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旨,引入深思.结构上:开头段家人的叮嘱引出了下文的故事.结尾段朋友的短信与开头段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2020-04-01 23:40:2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