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枫叶枫树的诗词描写采纳写的最多最好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正周的问题

  【有关枫叶枫树的诗词描写采纳写的最多最好的】

  有关枫叶枫树的诗词描写

  采纳写的最多最好的

1回答
2020-04-03 08:0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黄永红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

  谈到天明.

  【韵义】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

  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

  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义】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2020-04-03 08:10: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