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和全文翻译和词语的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和全文翻译和词语的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和全文翻译和词语的用法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和全文翻译和词语的用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寡人之于国也配图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hào)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shēng)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shēng)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shēng)食,材木不可胜(shēng)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河内.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已经开始了,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如果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
梁惠王说:“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老百姓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而不感到有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住宅的场地,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它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年轻人见到会帮忙代劳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魏国呢,(在丰年)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官府)却不收敛;(在荒年)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所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人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字词注释编辑
(1)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ying).他在位时,把国都由安邑(故址在今山西运城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魏国又称梁国,魏王又称梁王.
之:这样
(2)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于:介词,对于.
(4)尽心焉耳矣:真是费尽心力了.尽心,费尽心思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增强语气.
(5)河内:魏国的黄河以北地区,今河南济源一带.
(6)凶:灾凶,此指饥荒.
(7)于:到.
(8)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9)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10)亦然:也是这样.
(11)察:考察.
(12)政:当权者.
(13)无如:没有像…….
(14)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
(15)对:回答.
(16)王好战:大王喜欢打仗.好:喜欢.
(17)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8)喻:打比方,作说明.
(19)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20)鼓之:敲起鼓来.鼓,动词,击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下文“树之”的“之”用法相同.
(21)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22)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
(23)曳兵:拖着武器.
(24)走:跑,这里指逃跑.
(25)或:有的人.
(26)则:连词,那么.
(27)何如:怎么样.
(28)直:通“只”,只是,不过.
(29)是:代词,此,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30)如:如果.
(31)则:连词,就.
(32)无:通“毋”,不要.
(33)望:希望.
(34)于:比.
(35)违:违反,耽误.这里指耽误.
(36)时:季节.
(37)谷:粮食的统称.
(38)胜:完全,尽.
(39)数:细密.
(40)罟:网.
(41)洿:低洼地,这里指池塘.
(42)斤:斧头的一种.
(43)以时:按一定的季节.
(44)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45)丧死:为死者办丧事.
(46)憾:遗憾.
(47)王道:孟子主张用仁政来治理天下,称之为“王道”.
(48)始:开端.
(49)五亩之宅:相传古代一个成年的农民可分得五亩宅基地,住房和园田各占两亩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