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①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①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②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有饿莩饿莩:莩,通“殍”,pi3o饿死的人
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孝顺父母
C.愿比死者一洒之 洒:通“洗”,x!洗雪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征:讨伐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C.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D.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②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③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⑤仁者无敌
⑥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孟子采用举例的方法,由小及大,批评梁惠王的政治是只图自己享受,不顾老百姓死活。
B.孟子引用孔子的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后又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认为孔子爱人,看到有人用像人的偶人陪葬,觉得这样做不仁,所以加以斥责。可见,孟子与孔子在主张“仁”方面,态度是同样斩钉截铁的。
C.文章第②段,孟子向梁惠王宣传行仁政的好处,可以使国家富强,天下无敌。
D.孟子提出的“省刑罚,薄税敛”,也是其“性善论”的体现,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也符合事实的需要。但我们今天理解它,一定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