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幼儿教育观的变化.-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雷振山的问题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幼儿教育观的变化.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幼儿教育观的变化.

1回答
2020-04-04 01:2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孙述宽

  1、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前:“被压抑的儿童观时期”.儿童的价值与权利并没有受到重视.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儿童的灵性被发现,出现了具有发展无限潜能的新的儿童观.

  (1)洛克的“白板论”:认为儿童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与发展的可塑性.

  (2)卢梭的“自然论”:认为教育应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法则.

  (3)教育中的“儿童观”:福禄贝尔等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

  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437).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2—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

  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指出:“婴儿时期的所得就是青年时期的收获,凡是每个儿童应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结束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展.从17世纪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1806年赫尔巴特写成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科学独立.在教育著作中,论述了学前教育思想.

  特点: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完整有现实性(指导了当时的教育)

  该学习的东西就应早点开始”

  夸美纽斯(1592—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也是研究幼儿教育最早的理论家之一,主张以母育学校来教育出生至六岁的孩子,应该在家庭中由母亲进行教育,影响很大.福禄倍尔就是以夸美纽斯理论为基础于19世纪创立了学前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出版

2020-04-04 01:25:5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