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之涣)所表达的感情要结合历史背景来回答-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金以慧的问题

  《凉州词》(王之涣)所表达的感情要结合历史背景来回答

  《凉州词》(王之涣)所表达的感情

  要结合历史背景来回答

1回答
2020-04-03 21:1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罗贤星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2020-04-03 21:18:3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